企业上市之路--财务篇杂谈
企业上市是财务人职业生涯中的点金之笔,也是对财务人基本功一次全面的大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财务报告,会计需要对拟申报企业申报期的财务报表按上市的要求特别进行反复的重新梳理,比如按招股说明书中的分类细度进行财务数据的重分类;按关联交易的规定进行关联交易的资料补充;按审计师的指导按拟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的口径重新梳理和调整企业的会计政策并进行账务调整和说明等等,基本上是重新对申请期账务的大调整。
上市中另一个财务领域的关键是税务合规。需要所有申报期的税务相关基础资料的完备以及合规。有三个层次:最基础层的税务基础资料,包括各税种的申报记录,以及税会差异、税收优惠等具体的基础资料;第二层次的企业税务制度和税务系统合规性。包括企业的各税种比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的税务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企业税务系统或者企业财务系统中的税务处理模块的合规性。第三层次是同行业合理性解释:企业税务政策与同行业税务政策的对照和说明,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退税企业等税务优惠占企业净利润比重较高的企业。税务工作一样是上市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企业投入专业的人员进行专项的梳理和提高,以达到上市的要求。
内控评价
上市公司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实质上就在于公司治理,对于拟上市公司来说可能就需要新建企业的内控系统,一般流行的是三道防线式的内控,需要有专业的顾问公司来帮助评价和咨询需要进行改进并符合上市标准的内控系统。
涉及到财务的一般是三个方面。
其一财务报告系统的内控评估和改进,主要是评价财务报告系统的内控有效性,重点是货币资金(含实控人、董监高、财务出纳人员等的资金流水检查)、关联交易、客户、供应商等由保荐机构控证监会规定重点核查内容进行确定,并结合内控报告的要求进行规范。
其二、税务内控系统内控,主要评价拟上市企业的税务内控情况及按上市要求进行规范。
其三、财务相关的信息系统内控,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智移云技术的成熟,财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越来越高,无论是企业购买的成熟的标准财务系统还是定制开发的业务系统等,都需要按IT内控的标准进行评价和规划。
招股说明书
上市的关键在于将企业的股份卖给投资人,招股说明书实质上就是一次向投资人推荐自家企业产品的介绍。当然按证监会规定由投行的保荐代理人组成的专业团队来帮助企业完成此项工作,并对招股说明书进行承诺和保证以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力。实际上在上市过程中都由投行进行主导,按投行制定的时间表来进行招股说明书的编制。在这过程中企业中一般主要是由财务负责牵头对接此项工作,并通过与企业内部外部的访谈会议等一步步完成招股说明书中的内容,并由投行的团队作好工作底稿。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与企业内部的销售、研发、财务、法务等高管一起工作,将企业的业务模式、盈余模式梳理提练出亮点来,再此基础上再来对企业的业务、财务数据进行对照证明,并进行企业外部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等的全面访谈工作。最后再对梳理出来的主要问题点进行梳理和整改,一般在财务数据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都可以正常走入上市的下面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