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你袋中不可有一大一小两样的砝码,你应该装有准确公正的砝码-----引自梅德尼克(Mednick)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禁止了存货运用的后进先出法进行计量,并引入了公允价值对一些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另一些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和损益还是运用历史成本,以及补充减值等的重置成本进行计量。但我一直从事实务工作中有所困惑和疑问,对于会计主体的会计计量中的货币计量应该是会计的基石,但货币计量存在二方面的问题、其一、不同币种的货币计量会产生不同的价值,比如运用美元作记账本位币和用人民币作记账本位币就会产生不同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其二、用同一种记账本位币下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比如公允价值、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又会产生不同的计量结果。特别是在记账本位币与物价指数相比波动的情况下,比如人民币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实际还是很难进行处理的。实务中有就企业家对自己财务报表上的多年前购入的房产、存货等在重置成本于账面十多倍的情况下,特别是用房产等作抵押可以很容易的从银行贷到远高于账面成本的贷款时,对财务的记账提出质疑,认为财务报表无法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已经严重失真。是否可以请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进行所有资产的评估?对于此类问题作为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的人来说一样是很难有一个很好的回复的。如果需要对企业全面评估只有新设企业等有税负的方案可以执行。在现行会计准则下是无法按重置成本进行计量的。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个人认为是以下原因产生的。
其一、计量的标准不统一,现行的会计准则下实质上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和减值时的重置成本并存,产生了计量标准的多标准。是一个各方利益博弈的产物。无法统一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收益进行计量。
其二、人民币的超发引发了我国对物价变动会计的实务需要。按美国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有二种计量方式可以选择第一种统一币值会计(又称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指采用统一的货币购买力指标调整会计报表项目标的账面金额。另一种为现行成本会计是指采用现行的重置成本计量某些资产项目标,它是对特定资产的价格调整,目前我国就是此方法进行会计计量的。
是否可以按第一种统一币值会计进行计量是未来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可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会计简史》美(托马斯. 金)著 周华 吴晶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