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报销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昨天的文章《超标报销事大事小?》发表后,收到许多财务同行的不同意见,都认为是小题大作,不就是吃饭超了点标准吗?并且现在吃饭的实际花费是高于此标准的,是标准不合理产生的。是财务应该去更新标准。
这些讲法对不对呢?实务中,我在审批报销超标事项时,听到的比以上理由还要合理的多的理由,比如,超标招待为公司新增了多少订单等实际从财务预算费用来看,还符合投入产出比的理由。但超标报销真的合理吗?
其一、超标报销是破窗: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破窗理论,超标报销的实质就是打破公司财务内控制度的窗户玻璃。当有人成功破开第一扇窗户后,相信公司的所有内控制度会被破坏。要是在金融性企业,实际上是已经是非常危险的情况了,金融企业都是高杠杠高风险的行业,当员工面对个人与企业利益冲突的超标报销时选择去破窗,实际上员工个人的道德底线是存在问题的。在报销时无论报销人是谁,应该都是要按公司财务报销制度的标准进行报销的,不应该发生超标报销事项。
其二、报销标准是内控底线。
1、报销标准普通定低的原因:对于业务招待等与个人消费相关的报销,实际上是很难进行划分和界定,多少是为企业发生,多少是员工个人消费的。所以,实务中会考虑此因素,将报销标准定低于实际消费水平。
2、报销标准提高是解决不了超标报销问题的。比如将案例中的报销标准从20元提高到80元,实务中还是会产生20元的超标报销问题。相信很快会每顿报销从100元上涨五位左右。实际上报销标准只是一条财务制度的底线,当底线被突破后,公司的财务内控就如被破窗的建筑物一样了。
其三、超标报销是内部舞弊的预警信号:
就如同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撞出上冰山一样,实际上超标报销是浮出水面的水下巨大冰山一角。相信内审或者外审可以像船上的瞭望员一样通过望远镜发现冰山,并通知船长等进行相应的处理。相信实务中,应该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很多内部舞弊的案件都是从超标报销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