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好企业盈利指标,是预算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一)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企业在制定预算方案时,运用杜邦财务体系制定盈利指标是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
企业要做到盈利,预算时就要设计好盈利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股东对企业的回报要求,也是全面预算的终极盈利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即企业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杜邦财务体系(如图2-1)是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它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盈利核心指标,由此分解出销售利润率、净利润率、销售收入、资产周转率、资本结构等主要盈利指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全面、系统、直观地反应了企业的盈利状况。
因此,所谓预算管理要做到盈利,就是要使预算方案满足股东对企业的回报——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这个指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就表现为销售利润率、净利润率、销售收入、资产周转率、资本结构等主要的盈利指标。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一旦确定,我们就很容易由杜邦财务体系推出销售收入(如图2-2),后面我们会讲到,销售收入是经营预算的起点。
图2-2营销预算的起点
但是,企业在进行经营预算编制时,不是先下达预算销售收入指标,而是由董事会先决定净资产收益率或投资报酬率,即股东的权益能够获得的净利润指标。然后,财务人员要将净资产收益率分解成:资产净利率(资产收益率)和权益资产率(权益乘数),资产净利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最后,财务人员将销售净利率分解成下达给营销部门的指标。
企业在制定预算方案时,运用杜邦财务体系制定盈利指标是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通过杜邦财务体系可以编制一系列的预算,从销售收入到成本、费用,从采购到存货、现金流,很容易把企业的盈利目标进行量化分解。有了目标分解,有了量化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就可以对盈利进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