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外加工审计
1、委外加工合同签订:注意损耗和加工费约定的合理性,尤其是损耗。加工费是分那几道工序,分别的费用多少,是否合理。打听同行的收费标准。合同签订好几年了,加工费不降反而升了。我看见过一个奇葩的委外加工合同,居然是给委外加工商提供保证金。按理是我给了你材料,应该是你给我保证金。细查发现,这个款其实加工厂根本没收,是车间主任拿走了。
2、工序委外:委外加工分全部委外和部分工序委外。工序委外你得看人工的合理性,需要走访现场,看这个工序投入的机械和人工费是否合理,当然,你也得结合公司产能和成本。提到这个,你还得现场问问,委外配额的管理。就算是委外加工也涉及到加工的难易程度和合格率。这几个数据与年初的配额是否一致。
3、材料的管控:是否超额发料,结合公司的委外订单。现场盘点库存,对于半成品的,需要结合bom还原成材料。我之前就发现过,发现的铝板和加工的铝块之间的关系,也就是bom表设置不当。去现场盘点,尼玛材料都被加工厂挪用加工其他材料了。200多万的材料消失,然后设备才100多万,对方赔不了钱,最后设备抵押给我们。这种屁事,还得我去搞定。我当时想法就是把加工厂的两个老板尼玛关进去,关进去。
另外要解决,因为工艺变更导致的,材料推诿问题,尤其是委外加工是半成品再委外组装这种。举例,比如加工厂A生产的产品 实际根据工艺已经变成成另外一种,但是B在接收时,未接到通知,然后按照A产品生产。到了我们公司这边全部验收不合格。这批材料如何处理??成了一个麻烦
4、验收:凭什么标准验收,现场询问或者电话联系,质量问题,有反馈,现场取证。尤其是尼玛让步接收没有审批的。太多这种情况,导致合格率低。一问,这委外加工厂是某某领导的亲戚。亲戚顶个鸟,假传圣旨。老子就上过一次当。某某领导,其实就是他自己。
顺带说一下,我之前发现,研发从图纸出来都不试生产,直接交加工厂加工,导致生产的产品报废或者无法使用。研发为了逃避责任,降低验收标准,因为验收标准是研发出的。
5、财务账的处理:
(1)仓库的委外账与财务的委外账不一致,委外加工数据的不一致。和你说一个奇葩事情,我们材料的成本核算应该是加权平均核算的,但是财务变成了年初值核算,年初价格高,后续价格低,导致委外加工的产品接近0元入库,因为负成本入了不了账。哈哈 这财务是体育老师教的。
(2)加工费的测算,如何测算的,数据是否正确,是否扣除质量罚款。尤其是返工件的加工费是否重复或者混同计算了。我就发现返工维修的当作了加工算成本,贵了好几十块钱。算算都是钱。
6、模具,委外加工模具费是我们出的,或者说模具费按照加工多少数量免费。
(1)还有是模具还在不在,我以前发现,模具早就被加工厂拿去给别的工厂用了。因为模具是加工厂购买的,所以也没人关心这个事情。
(2)还有转包的。我们委外加工给A,A再委外给B。我们去生产车间看,就一条生产线,根据我们发给他的委外加工量,根本无法满足生产。
(3)模具的借用,A加工厂自己请外面的公司做的模具,不能用,借用了公司的模具,但是我们仍旧付费给A。或者说A加工厂因为委外加工的模具的精细化不够,本来是XX的,但是A私自改变成B(私自改模具),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使用寿命或者消费者体验不佳。
再讲一个故事,我们当时接了一个国外的单子。之前约定,64开模具,对方付60%模具费,我方是40%。后来打样出来的东西,客户不要了。好嘛,这笔开模费都是我们承担了。1没人跟进,2没人关心这个事情。好歹也是4万多块钱。
BTW,我再说一点,模具这种,最好要求提供成本构成,不要一口价。我做过几次市场调查。比如我们委外加工厂的模具其实都是慈溪某一条街产的,精密度都不高。我们和委外加工厂签订的模具合同是一口价20万,模次20万次。其实人家加工的模具才10万,模次5万。等于白白送钱给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