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老板不能花公司的钱,那是狭隘
之前有位朋友提了一个问题:如果老板不能随便花自己公司合法赚的钱,为什么还要开公司,甚至拼命让公司壮大呢?
要说,这个问题还蛮有代表性的,也是很多老板私底下对“税”的抱怨吧。不过,我倒觉得,这可能是放大了“税”的影响。哪有公司赚的钱老板还不能花的道理,全球范围内的顶级富豪,绝大多数不都是通过创立企业,实现财富积累的。比如,离婚后高调秀恩爱的亚马逊老板,他的钱自然也是因为亚马逊成功了。而他的前妻,也因为离婚分得的股权,成功跃居女性富豪榜前三。
这都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大人物,但这并不表示周围没有类似的小成功案例。认识一位姐姐,家里经济条件很好,她老公就是做生意的。有次和姐姐一起去南方城市,天气差异比较大,她觉得身上穿的外套不合适,于是就在机场店挑了件风衣,三千多眼睛都不眨就刷卡了,这背后的底气是经济条件。当然,企业的高管,高级白领,也有这个消费能力,但相比创业成功的比例会更高一些,财富总值也更大。
公司的钱老板不能随便花,而不是不能花,老板有很多方式,可以用公司的利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
*以公司名义购买的车,老板绝对是可以随便开的,以公司名义开展的商务、招待活动,老板参加绝对是毫无问题的。
*公司发给老板的工资,虽然也要纳税,但老板是绝对可以花的。我留意了恒瑞医药2018年公布的薪资数据,董事长(也是公司大股东)的年薪也有一百多万。这一百多万老板完全可以随便花。
*公司给老板的分红,老板也是可以随便花的。虽然,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分红也要交个税。但100万的分红,交完个税还有80万,老板还是占大头呀。很多公司还采用比较复杂的股权结构,比如母公司在境外,有境内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那境内公司的分红,其实就直接去了境外公司。
*老板把公司股权卖掉,交完个税后的钱,也是完全可以随便花的。2017年,领英老板把公司卖给微软,作价七十多亿美金。这么多钱,难道还不能随便花?在互联网领域,把公司做大后,转手卖给腾讯、阿里的案例,也是非常多。
以上,其实只是最简单的举例,就已经有太多种可以随便花的方式了。除此之外,还有更高阶的法子。比如,最近似乎有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将股权委托在私募、信托、创投等资管机构,由资管机构提供资金给股权持有人。这其实和之前上市公司将股权质押是类似的套路,只不过,现在受押方的范围更广泛了。那股权质押后,股东拿到手的钱,同样是变现成了真金白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至于公司股价未来会不会跌,还是会涨,那是另一件事了。
总的来说,税收对公司来说,是一种义务,必须强制执行。但因为税收,就觉得做公司是给税务局打工,无利可图,大概也是一种“因小失大”吧。很多企业家,在公司成功后,还坚持不懈地把公司做得更好,自然还会有很多别的因素。比如,香港娶了跳水冠军的霍先生家,就为社会做过很多的贡献。他们在做企业的同时,更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也有很多企业家一生坚持慈善事业,用公司创造的财富,回馈社会。这些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企业家,也是他们让财富的使用有了更多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