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要求先开票后付款,公司如何应对
在供应链关系中,从来都是谁厉害,谁就有话语权。如果客户坚持不同意预付款,坚持要先开发票再付款,且要求很长的付款账期。那归根结底,是因为客户在供应链关系中很强势。之所以能强势,那很可能是自己公司产品出了问题,市场竞争力不够,没人要卖不出好价钱,才会落到“低声下气”的地步。至于商务合同环节的谈判,如果不是上千万、几亿的合同,那谈判能力对结果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
格力电器的账面上,常常有上百亿的预付款余额,这极大可能就是要求渠道先垫付的资金。因为格力是空调老大,渠道必须听他的,当然,格力的渠道本也是格力的股东,这估计也是一个原因,方便格力要数据。类似的,如果公司有大宗铁路货运,跟铁老大打交道,对方绝对是要求账户上必须先有足够的预付款余额,才会同意给你装车安排发运计划的,否则一切免谈。这些的背后,自然就是谁厉害谁说话算数,就听谁的。面对这些强势供应商,作为客户方要说“先开发票后付款”,肯定是不行的,对方立马说这生意我不做的,你爱找谁找谁去。对它来说,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客户。
01 先开票后付款的损失
那如果,公司在供应链关系中是“那个被欺负的一方”,自然就只能乖乖接受客户“先开票后付款”的要求。倒也不能说这要求有多不合理,只是会让公司多一些麻烦和困难,比较典型的会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
*款还没收到,就要先垫付增值税和所得税。税务局是不管你钱有没有到账的,它只看发票开没开,开了发票就有纳税义务,那就得先交税。那这其实就是公司在垫付税款。
*款可能会收不回来,还不能轻易确认坏账。发票开了,对方会不会付款,什么时候付款其实是一个未知数,具体得看对方的信用,那这不确定就可能是未来的坏账损失。
*资金压力大,可能要承担更高的资金成本。销售的账期越长,没有回款,公司就必须想别的办法来满足公司运营的资金需求,也就会承担额外的资金成本。
02 如何应对先开票后付款的风险
那公司为了能活下去,也不能完全不管这些风险,在“被欺负”的同时,还是需要尽可能将公司的损失减少到最低。为了让公司在“先开票后付款”的状况下,能更好地应对,或者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注意:
*在签订合同前,评估对方的信用和付款能力。不要明知对方是个老赖,还跟他做生意,那就真的是很傻了,上赶着去被对方骗。当然,这中间最关键的是要对业务员的业绩评价有明确,让业务员来关注客户的信用风险。
*在定价的时候,尽可能把资金成本算进去,增加公司的盈利。也就是财务要算好账,不能只看毛利,还得看净利,否则毛利全被资金成本吃了,相当于是白干了。
*在付款条件中,明确约定好付款时间和付款比例,以及如何开票。减少违约的风险,也是防止扯皮。同时也应该始终有底线,不能真因为产品不好卖,就无下限地降低销售条件,这样即便是卖出去了也还是亏损的,只不过是多此一举而已。
*最重要的自然是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03 总结
以上,主要还是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供应链中的地位这个问题,而真实的商业环境,远比这个要更复杂,市场还是在瞬息万变中的,所以,财务管理只是商业关系中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对市场的把握,销售政策的确定,以及对未来的战略定位吧。买卖关系,只是很多其它关系的最终呈现而已。
还是以一篇传统的财会类文章开始。
不过,当了解跟投资有关的信息越多以后,是真的发现财税是无处不在的。就股权架构、公司组织形式,就会牵扯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远比简单的有限责任公司要复杂很多。以上,其实也就是点到为止,就让我们慢慢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