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税收哲人(英美税收思想史二百年)》序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作为一个常年和四大及各种律所谈判的税务人,每次遇到会计师就和他们谈税法本质上是法律,我们来看法条吧;遇到律师就要会计是经济的语言我们来看帐务记载吧。但是总是会遇到会计法律你都说不过的人,那么你可能就要和我一起来读读这本书了。(^-^)
(这个段子衷心的献给@西太史)
说完段子来说点正经的,有人说专研一门学问要分为三个阶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就我个人而言,看山是山这个阶段应该是对应考注税的阶段,整体学习了各个税种的基本框架。看山不是山应该是从事国际税收工作以来,具体的学习了一个税收分类的业务,由于这个工作经常会和中介机构谈判,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每一个案子都按照要行政诉讼准备,所以才开始放弃以前那种对一个问题按照口口相传的办法处理,转而开始逐个文件逐条逐句去研读。
但是目前感觉自己的问题是已经陷入进无限的琐碎文件中去,经常有朋友问一件事情我能拉出一大堆和问题联系不是很紧密的相关知识,这种感觉有很多细节却无法形成体系的焦虑一直困扰着我。
但是税法那数以十万记的细节也肯定不是人力所能掌握的。业内朋友的普遍共识是真正的专家都是对一个行业或者一个税种有深入研究的人,那些什么都会的专家应该只是掌握到注税注会教程那个地步,大量的细节文件和实操的职业判断应该都没有深入涉猎。
趁着年底相对清闲,我计划每天读这本书的一章顺便将书中打动我的地方和读书心得发表出来,希望借助这本书能从更高的层次看问题,厘清自己心中的焦虑吧
与诸君公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