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随笔---狮子开口又如何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妥协-退让”原理,很多人已经无师自通,也有很多人已经无数次中了圈套了
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我先前以为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劣根性之一,后来看了罗伯特·西奥迪尼的书,才明白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学现象,不是中国独有,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我一瞬间竟然很轻松。
这是一种“妥协-退让”原理,很多人已经无师自通,也有很多人已经无数次中了圈套了:提出比原定目标大一些的要求,对方拒绝,我妥协,提出真实的目标,对方出于回馈,会退让,同意,于是我的原定目标达成了。
比如说,作者自己都会中招。一个小孩向作者推销5美元一张的童子军表演的门票,作者没有兴趣,婉言谢绝。“那么,尝尝我们做的巧克力吧,只要1美元一块”。作者于是愉快的掏了钱。作者后来醒悟过来:他根本就不喜欢巧克力。再说一美元一块的巧克力也太贵了。
社会心理学家们做实验,让人们为一家康复中心每周作义工两个小时,答应的比例是29%,而换一种提法后,即先提出每天为康复中心做两个小时义工,并且要坚持两年,然后改为每周做义工两个小时,结果答应的比例升为76%。
审计总免不了要跟各个利益相关方提要求,讨论各种改进方案。所以,是不是也可以灵活运用一下呢?
如果你希望10天之类收到报告回复,不妨要求7天;
如果你希望对方接受这5项审计建议,不妨先提出10项;
如果你想建议公司开个天窗,那就先提出来怎么拆屋子吧。
然而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这只能是一个小技巧而已。小朋友们不要乱套,并且切记,首先,你的发现和建议要真正有价值,而不是用技巧塞给别人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