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随笔--姑娘,我们来谈谈内部审计独立性
(这个话题可能很多同仁有不同的观点,欢迎拍砖)
一小姑娘问我,“大叔,业务部门经常有不少问题征求审计部意见,希望能够得到指导和帮助,可我们审计部领导说这样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让我们专注于审计,不要理他们。我很困惑。”
小姑娘曾经跟过我一年多,思路清晰,肯学习肯吃苦,有想法有主见,是个不可多得的审计的好料子。可惜后来去了下属公司审计部,困惑便渐渐的多了起来。
好吧,那我们来聊聊独立性。
独立性是个好东西,不少内审同仁谈到这个词时都忍不住腰杆一挺,满脸的凛然不可侵犯。一旦被要求内审部或者内审师做件有违“独立性”的事,其总是感觉被“逼良为娼”了,业内因此牢骚满腹憋出内伤者不计其数。
看过一些八股论文,学院派们正襟危坐的谈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意义,有的说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有的说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命根,有的说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立足之本。我不知道这些大侠们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但我知道灵魂的东西交给上帝,命根子则是一向不听大脑使唤,而立足之本?我只有呵呵了:你见过哪个企业的内审部是靠独立性立足的吗?
内审是企业的一项职能,内审部是企业的一个部门,这项职能和这个部门同其他职能、部门一样,是为了满足企业的需要、达成企业的目标。现实是这样的:当你拿着独立性的大旗,将一项项要求拒之门外时,你也把自己与公司隔绝开来,甚至最终被边缘化了,哪儿凉快就呆哪儿去。
我不是说独立性不重要,我想说的是,独立性目标要让位于内审部的价值创造目标,一切服务于公司目标和价值创造。而这一点,对于那些连“架构独立”都未能实现的内审部来说,更没必要把自己套死。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还没个影,内审部业务和行政上都是向财务总监或者某个副总裁汇报,干什么怎么干是老板说了算,那你就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是跟业务部门打成一片一起干,你得先创造价值,让老板看到养了内审部的这几个人的钱没白花,然后,等你有了足够的话语权,你可以跟老板聊聊公司管治,聊聊上市需要,聊聊起草个内部审计章程等等。
事实上,独立性很少是内审部自己争取来的,更多的是在整个管治架构的层面上先天就决定了。看看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的内审部架构,看看国内非上市企业的内审部架构,就会很明显。对于那些已经实现架构独立的内审部来说,真正能够业务上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汇报(我说的是对管理层有一定威慑力的审计委员会,不是每次开会就是聚餐打高尔夫那种),那么独立性的问题更多的在于自己的掌握。所谓的独立性问题,其实更多的是如何开展咨询业务的问题。而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能力不足),便一概以影响独立性来推脱了。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是业务部门心怀鬼胎,想要做决策心里吃不准,便想找审计部来背书了。
回到开头小姑娘的问题,事实是,她们是集团下属某一子公司的内审部,在集团层面有专门的审计部,他们一方面向子公司的总经理汇报,一方面向集团审计部汇报。在这种情况下,子公司的审计部可以不考虑独立性的问题,甚至可以直接肩负内控设计和实施的职责,跟业务部门打成一片,而审计的事,则完全可以有集团审计部来操作。我跟集团审计部的老同事了解,他们对下属子公司审计部也是这样要求的,并不要考虑独立性的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下,小姑娘的领导所谓的“影响独立性”是什么原因呢?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