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审计无“计”可施
计从何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皇上万能,事事亲力亲为,就没臣子什么事了;如果臣子贤良,人人诚实守信,就没审计什么事了。审计是主子的代理人,代理主子行使监督职能。一个人做事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否则就是越界。
要说“审”点啥,那可多了:你可以审图、审稿,也可以审乐、审音;你可以审片、审案,也可以审名、审势,还可以审己、审物。动与静,形与魂,你尽可张开想象的翅膀。那审计是审啥?如果审题准确的话,我们要审的这个“计”应该是“会计”出来的经济事项,比如“财政财务收支、财经法纪遵守、经济效益”。
中国古代没有专门履行审计职能的机构,所谓的审计职能与行政、监察、司法、财经管理、官吏考核职能混在一起,只是我们后人以现在的审计定义追根溯源,强行从各种管理机构中将审计职能分离出来,以便作对比研究。以现在的审计定义来说,从古至今,审计的内容从来没有脱离过“财政财务收支、财经法纪遵守、经济效益”,与经济是“秤不离砣公不离婆”,而经济,是用数字说话。
审往何去
“力拔山兮气盖世,审山审船审天气”,“审计风暴”刮起,“审计利剑”直指腐败心脏,在如今英雄倍出,审计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审计人的我们,谁不想开疆辟土,青史留名呢。
高速发展的社会日新月异,现在下个变脸软件你就可以冒充明星了,连年亏损几十亿的企业也能估值千亿了,乱花渐欲迷人眼。更有争论,审计行业因为AI要消失了。也许这不是危言耸听,比如对于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高等院校来说。
作者认为开展公共信息审计是发挥公共信息资源价值、微观行为效果,控制公共信息发布风险的需要,并将公共信息审计作了如下界定:
那公共信息审计到底审什么呢?通过作者确立的审计目标可以看出:合规性、绩效性、责任性,似乎和目前审计无异,但详看会发现,这似乎应该是类似新闻出版局、宣传部之类主管舆论、意识形态的部门的工作范围吧。作者所阐述的公共信息审计是审,而不是审计。
审计是监督的一种,专注于经济监督这一领域。
如果我们把审计的范围无限延伸、侵蚀本属于行政、监察、司法、财经管理、官吏考核的职能,那审计就是枉想从“经济监督”变成“监督”,把别人所从事的一切事务皆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是赤祼祼的越界。而且这种妄图审计一切,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更是一种对社会价值观的颠覆,意味着人人无诚信,人人做事,都需要另外的人来紧盯来复核。
作为审计人,我们是否想过,审计的崛起,除了往远看去开疆辟土,可不可以收回目光着眼于就地深耕?
参考资料:
方宝璋,2006.中国审计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