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Army]聊聊内部审计是否出具审计建议
前段时间有一个“调查:大家所在企业组织的内部审计报告中是否出具审计建议“,笔者有简单的回复此份调查,就此调查笔者个人观点再此整理下。
回到这个「调查的本身」“内部审计是否出具审计建议”,若一家企业内部审计完成之后审计报告中不提出可行性(通常说:建设性)审计建议,会直接说明「两点问题」:
1.企业对审计部不重视,只是应付主管机关检查而做样子。
2.内部审计Team的技术能力不够(因为内部审计对企业业务部门清楚以及作业程序、控制系统不熟悉无法提出可行性建议,当然还有对于一些内部审计来说“经验会有帮助”)
简单聊聊,笔者所在企业是如何让内部审计建议如何有效的提出(仅供参考):
1. 稽核过程中,对于「查核发现」与被查单位沟通及确认。
a) 通过「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系统作业单据Link」、「穿行测试」发现被查单位问题,问题的发现,需要与被查单位沟通及确认(通过数据说话),异常数据是用ACL系统Run出
2. 审计结果确定之后,归纳整理本次稽核的循环所有的「风险」及「问题」,「从点到面,面对点」并使用「数据体现(金额)」。
3. 将审计“发现”与“结果”,整理制作成Close Meeting PPT「PPT 简单明了突出问题与重点」。
4.Internal audit 内部讨论,对本次Internal AuditTeam需要与被查单位讨论「主题」与「重点」Review。
5. 主导Close Meeting,发会议邀请通知,参与人员包含:CEO、O、CFO、被查单位的Bu Head、高中层管理人员(若涉及系统必须要求IT参加)。
6. 会议过程中Internal Audit 将稽核发现通过PPT分Agenda呈报说明,针对每个事项的问题,由CEO、O、CFO在会议上对于稽核发现问题需要改善控制风险部分指定PM(Project Management)或者由被受查单位回复PM负责主导改善,给出完成时间,由PM自行制定PIC(Person in Charge)执行完成,(Project Management)
7. Close Meeting结束之后,将会议决议E-mail给与会人员,相关单位按会议决议执行改善。InternalAudit负责追踪及改善结果验证。
注:Close Meeting 上均由InternalAudit各自报告所负责项目(Team人员培训)
8. 会议结束后将「会议记录」将「会议决议」E-mail与会人员,再出具的稽核报告「含稽核建议」给董事长核准,报备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备份保留报告。
之所以需要这样的做的原因,除了体现「问题的改善需要沟通」,更隐藏着对被审计部门的尊重,而不是「僵硬的命令」,因为实施控制的是被查单位。
从CIA的书籍上你是否记得,看过“三道防线模式” InternalAudit是「第三道防线」,而前面还有两道防线,而真正在「实施控制」的是被查单位,不与被稽核单位讨论的内部审计建议,很多时候除了无法落实,反而降低内部审计的价值。
知道IBM内部审计为什么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吗?(插一个话题,华为的今天,除了任正非之外,与IBM有非常大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就是与「内部控制」有关),除了IBM是世界上最早参与内部审计发展方向讨论的公司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内部审计不是控制改善建议唯一的来源渠道”(这点直接体现IBM高层人员的睿智,更是让内部审计发挥出巨大的功能),在IBM还有一个团队叫BC(业务控制),BC团队必须保持与业务单位在内部风险控制过程中良好的沟通与协调,然而在目前的企业中BC这个单位其实就是“被审计单位中的管理组织”。
回头看看,是否明白内部审计出具审计建议,应该知道如何去完善了吧~
笔者浅聊“内部审计是否出具审计建议”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思维操作方式。
请尊重原著,拷贝请说明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