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涉税圈里的那些事
1、请教涉税问题,没有付费意识。我要大声的对这些人说:你去北京协和医院看病,难道不用花钱挂个号吗?咨询涉税问题,你连挂号的钱都想省吗?有人认为,找我一起吃个饭,聊几句,就会找到节税的秘籍,唉!难道你不知道,世界上最贵的商品是——免费吗?路边摊与大饭店做的菜,品质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把税务消费当成在吃盒饭的人,就不要来找我了。
2、大师不是短时间就能练出来的。我看到,有些自认为是税务大师的人,到学校给大学生讲税务知识 。拜托,人家关心的是,毕业后,与找工作相关的涉税事项,你给人家讲税法,再顺口说出几个文件号,博得一点稀稀拉拉的掌声,这么干,有意思吗?
这让我想起了某电视节目在讨论美国经济,国内某专家也大谈自己的观点,被人问,你去过美国吗?该专家答,虽然我没去过美国,但是,我有美国朋友啊,我也可以上网看啊。我呸!!
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国内的涉税服务圈。现在,自称为国内的著名税务大师、专家到处都是。看下他们的简历,竟然没有任何税务工作的经历和背景。对于那些刚进入涉税圈里的“年轻人”,他们还没有辨别涉税知识对错的能力,如果按照这些大师、专家的话去处理业务,后果那真是“不堪设想”啊!
3、如果把公司的涉税业务比喻成一项工程,服务的定位不同,所关注的业务知识点,也不同。如果有人与我讨论他是如何能多搬几块砖,而且还秀下自己有几块肌肉,我只能无语。因为,涉税工程分工很细,有设计者、施工者、监理者……,我的定位是公司涉税工程的设计者和监理者,至于搬砖这个活,我岁数大了,干不了。
思考涉税问题,并作出决定的依据是已经出台的涉税文件?还是,根据税法的基本原理,结合相关的文件依据,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去处理涉税问题?思路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就不同。如果一切要等到税务下文件再去处理业务,我只能把你定性为“你是税局派到企业卧底的”。
4、曾经有几次,我抱着诚意,向几个我认为关系还不错的人,主动请缨,去做个涉税讲座,把我的知识和经验分享下,讲座当然是免费的。可是,对方可能认为我不懂业务,以沉默拒绝了我的好意。唉!!到底是谁不懂业务,我真的醉了。真是,好心被当成了~~~。
著名歌星汪峰曾说过,我现在已经不需要证明,我是谁了。此话听后,我也有同感,到了我这把年纪,都快60岁了,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去做事吧,别人说什么,没所谓了。
要吐槽的事情还有很多,现在已经懒得再说了。对于我所提供的涉税服务,以下的故事可以说明一切。
成本很低,但专业无价
富翁妻子断了一根股骨,请医生为他妻子手术。医生用一根镙丝钉将病人骨头接好了收5000美元。富翁很不高兴并写了一封信给医生,要求列出收费明细。医生在账单写到:
1根镙丝钉:1美元;
怎样放进去:4999美元。
富翁看了沉默了,没有再说什么。
现在的很多人老较真你的什么成本价,从不考虑别人的专业价值!
成本是什么?成本是----经验,技术,风险,渠道,关系,劳动力,脑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