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案例|海外的现金怎么派回?
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一部分,五年前我就给我们财务团队创建了一个“每周学习会”的学习交流平台,Lunch&Learn。每周三中午12:30到13:30,除了月结,每周都坚持做。我相信,持之以恒,大家一定有收获的。关子少卖,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分享我们中午讨论的内容。
今天是我主持的学习会,我拿上个月微软收购领英的案例作为学习内容。

下面是我从新浪网科技版摘录下来的新闻报道,针对文中提到的税务考虑,我要求大家用流程图具体展开,说明其中的财务原理。然后,作为延伸思考,我让大家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作为跨国集团公司,海外的现金怎么派回?
有现金,为何要举债收购?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14日早间消息,微软拥有足够的现金去收购LinkedIn,然而却决定举债去完成这笔收购。这或许是为了合理避税。
一方面,微软不必将海外的现金转移至美国国内,并承担高达35%的税点。尽管微软持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但大部分都不在美国国内。将这些资金转移回美国国内,以现金完成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的交易,这样做意味着将迎来高额税单。
不过这还不是唯一的好处。由于借贷而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纳税时作为扣除数,从而降低税单金额。此外,通过举债完成这笔收购,微软今年将可以合法避掉约90亿美元的美国税单。通过在应税收入中扣除利息支出,未来几年微软还可以节约上百万美元。
“税务公平公民”组织执行主管罗伯特·麦克因泰尔(Robert McIntyre)表示:“这是个奇怪的世界,持有大笔现金的公司却选择通过举债来完成收购,只因为他们不想纳税。”
海外的资金怎么派回?

我最后归纳出了上面这样一张流程图。
当然,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话题,有一位同事提到了向子公司借债是否也是一条可行之道?由于时间关系,未有深入展开。不过,上面这张图还是可以提供一个基本参考的。
对于一个跨国集团,到底用怎样的方式来调派现金?这个话题,是我以前刚开始做外企财务管理时碰到的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在中国挣了钱怎么派回来?我当时的回答很不专业,却是非常爱国:就在中国再投资吧!其实,这里有很深的学问,还有货币贬值,资本控制等话题。
其实,放在今天,中国有很多企业投资到国外,也将面临同样的话题。今天就算是抛砖引玉,既是现成思考的分享,也是进一步深入讨论的一个引子。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