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就是做靠谱的事
【前言】一个做事靠谱的人,才能做出靠谱的事情。一个不靠谱的人,注定了会失败,当然若他能在失败中逐渐学会靠谱的除外。管理的原则就是让人做靠谱的事,追求事情的效果;至于效率,还在其次。
曾一度纳闷,那些最终成伟业的创业者们,比如:比尔·盖茨、马云、马化腾等人,大多数是搞技术出身的,他们最后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懂管理吗?若是他们并不懂管理,甚至没接触过管理学,那么管理是他们成功的必要条件吗?许多管理大师都不约而同的宣称:“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管理的竞争”,这句话有事实依据吗?
直到现在,我才看明白、也想明白了: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毫无疑问都是管理领域的成功者。管理,就是让人做靠谱的事,或说靠谱的去做事,仅此而已。
什么是靠谱做事的原则?
在仔细研究了德鲁克和明茨伯格等大师的管理系列大作,并参考了几十位管理大师的管理理论和观点之后(《顶级管理:聆听世界顶级管理大师智慧之声》,鼎力推荐!),我总结的经验是:按照几项基本原则做的事情,就是靠谱的事,反之就是在做不靠谱的事。我将企业经营中那些最基本的靠谱原则简单归纳为如下几条:
其一,有计划和策略的做事。一个靠谱的人,虽然知道未来不可预测,但他仍然会给未来设定目标,制定策略,编制工作计划,并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预估。
他同时也明白,计划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对业务和人员进行控制,更多是为了自我管理,使得自己能对事件的进展有参照来进行评价和管理。
其二,以人为本。任何一个管理者至少应当将40%的时间花在自己的团队上,以打造一个健康的组织。一个不关注团队的组织氛围建设和不懂得培养下属的人,就不应当是一位管理者,也许只适合走业务线。
一个靠谱的带头人,一定会了解自己团队的核心成员的需求,会关注其业务表现,会帮助其提升其能力与绩效;他也会积极与其他平级部门沟通,以进行相互的支持;特别的,他还会积极与上级沟通,以达成个人和组织的最终绩效。
其三,着眼于机会,敢于直面问题和困难。在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的时候,若总是先将眼光聚焦于如何改善昨天的问题业务,而不是将优势资源投向可能产生未来的机会业务,就不可能有发展,就是不靠谱的思维。
相反,如果一项业务若站在今天的角度认为不会介入,就应当考虑退出的时间;如果一项业务今天花再多努力也不会创造未来,也应当考虑退出;如果一项业务今天置之不理,还会影响未来,他更会立即着手处置。
其四,遵循“二八原则”,有重点的做事。即应当将80%资源(特别是优质的人力资源)聚焦在20%重要事务上,而不是相反。人们在经营中很容易忽略这个原则,一旦业务铺开,就开始追求全面开花,一个都不能少,每项都很重视。其开拓精神与敬业精神确实值得赞扬,但却缺少兵法中“集中优势兵力”的最基本策略思维。
其五,符合平衡原则。企业开拓新的业务时一定要考虑抛弃部分过去不合时宜的,这是德鲁克先生提出的重要观点之一,也称为“企业总体重量均衡原则”。简言之,我们不能一味想着开拓新领域、新产品、新市场,毕竟在某一个时点,公司资源是确定的,而新增的越多,则资源越分散,这就根本无法达到我们所提倡的“二八原则”或“着眼于机会”等靠谱做事的原则。
其六,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做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需要时间去沉淀,不是说有钱、有人就一定能增加成功的机会,更多的时候是“欲速则不达”。靠谱的人能分清什么是未来的“大场”,什么是当前的“急所”。大场的布局,关键是需要靠谱的人、有开创性的人去逐渐培养组织的核心能力;而急所则要集中精力去攻坚,“先生存,后发展”这是任何事物共通的规律。
德鲁克说,企业的职能就是创新和营销。创新经典书《创新者的窘境》告诉我们,创新有创新的规律,蛮干必死无疑,哪怕是世界五百强来做也不行。营销经典书《定位》的作者则告诉我们,品牌培育也有品牌的规律,也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那些希望不经过能力的逐步打造,而妄图靠大规模的招兵买马、砸广告,就能一步到位的想法都属于门外汉的蛮干。
其七,做任何事情都有章法,虚心学习是最靠谱的事。一个靠谱的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虚心学习,靠谱的人从来不会因为过去成功的经验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是敏锐的认识到过去的成功已经过去,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识尚在蕴育,因此他会重新认识企业、认识行业和认识外部环境。
靠谱的人对于任何有助于其个人成长和企业成长的事物都认真学习,试图获得顶级人物的宝贵经验。他们在决策技巧、会议组织技巧、谈判技巧、沟通技巧、教授技巧等各领域都会用心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至少不会让自己去做太不靠谱的事情。
以上七条原则,听上去也许并不新鲜,但真正经历或参与过企业经营管理的人一定明白我在说什么。事实上,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不靠谱的现象实在太普遍了。
做靠谱的事,成就靠谱的人。
经常做靠谱的事,你才是靠谱的人。只知道埋头苦干,却总是做错方向,基本可认定为不靠谱;方向对了,但不遵循规律的去做,也会被认为不靠谱。不靠谱的结果就是做事没效果。优秀的管理者认为注重效果比单纯注重效率更为重要,特别是在知识工作为主的时代,如果仍然像体力机械劳动时代只注重效率,企业不会有竞争力可言。
“全民创新、万众创业”,最后必定会绝大部分死在沙滩上。技术本身导致的失败只是一部分,更多的肯定还是管理的原因。那些创业成功者,一定在企业管理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正确的见解;更多的那些人,就属于那波不靠谱的人,从开始那一天就注定了他的不成功。
当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还有很多的可供人们遵循的智慧和行动原则,但前面七条我认为是最根本的原则,运用好了这几条原则便足以指导我们大部分的经营管理决策,增加我们创业和经营成功的概率。
最后,还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像史蒂芬﹒柯维写《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样,写一本《靠谱管理者的七条做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