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使用习惯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可以让你始终凌驾于电子邮件之上,让它为你工作,而非整天疲于应付。下面这些,就是最能为你的处理提高效率的好习惯。
习惯一:对每封邮件做到当天处理,保持收件箱清空状态
罗马非一日之功,而邮箱里那成百上千封的未读邮件也不是一夜之间积攒起来的。像生活中的很多事一样,如果总是想着“等到有时间的时候再来处理吧”,那些没有被读过的邮件,就会永远的在你的邮箱里驻扎下来,再也挥之不去。
因此,你要尽力达到的状态,就是在结束一天工作的时候,收件箱里空空如也,所有当天的邮件都被处理妥当。,这不是一个容易做到的习惯,但是却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收获。下面将的几个习惯都是围绕如何才能做到邮箱的“日清日毕”来展开的。
当然,这样的要求并不是要你一天到晚盯着邮箱,对新邮件一跃而上。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本末倒置,把处理邮件当成了本职工作?有人提倡一天当中只打开邮箱一、两次,集中处理邮件,把剩下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工作中。这是一个好主意,可以帮助职场人保持对重要工作的注意力,避免分心。当然,这样的做法也有负面的作用,比如可能会让你错过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机。
折中的办法是将“即时回复”和“定时回复”结合起来使用,对于重要联系人发来的邮件,或者可能含有重要信息的邮件,迅速采取必要的行动。而对其余的邮件,则安排固定的时间集中处理。常用的Outlook平台具备相应的功能帮助我们实现这种安排。
首先,你需要在选项中将邮件送达的桌面提醒关闭。这样你就不会在每次收到新邮件时都被打扰到,因此可以集中注意力在要紧的工作上。
然后,通过上面提到的邮件规则的设置,为重要联系人发来的邮件,或者含有诸如“紧急”、“立刻”等字眼的邮件打开桌面提醒,以便自己在第一时间得到提示对重要的邮件有所行动。
最后,你要为自己规定处理其他邮件的时间。频率和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决定。但是建议不要把处理邮件作为早上第一件去做的事情。这样做是因为通常早上的时间,特别是已开始工作的时间,你的脑力最为旺盛,适合用来处理最为棘手、最富挑战的重要工作。电子邮件容易转移你的注意力,使你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因此,要避免让检查邮件成为你早上的第一件工作。
习惯二:每封邮件只读一次
不少人处理邮件的方式是这样的:一封邮件读过后,头脑中想想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大概有了答案后,便感觉到问题已经解决,心里给这封邮件打上个大大的钩钩,认为这就算处理完一封邮件了,于是接着去看下一封,重复上面的动作。这样做的人心理上基本是一个想法,那就是打算把所有新邮件都读过一遍后,再一并采取行动。打开邮件对他们来说有点像拆礼物,每一次邮件从未读变成已读的过程都能给他们带来小小的满足感。但是马上采取行动就意味着拆开下一个礼物的间隔要变长,因此干脆一股脑将所有的邮件看个遍,先满足了再说。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还没等到把所有邮件都读完,就有别的事情冒了出来,注意力于是被转移到其他事情上。等回过头再来继续处理邮件时,才发现方才读过,在心中约略有过答案的已读邮件,虽然大体上仍有印象,但是对于具体内容却不那么确定。因此,只能回去再花时间认认真真的重读一遍,以做进一步考虑。这样反反复复,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拿出一步一个脚印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邮件只读一遍,读完后马上采取相应的行动,并把邮件请出收件箱。只有这样做,你才有把浪费的时间找回来,才有可能对每封邮件做到当天处理。下面的习惯能够帮助你坚持这种只读一次的要求。
习惯三:对每一封邮件执行4D处理
4D是指四个英文单词所代表的动作,它们是:行动(Do),转发(Delegate),搁置(Defer),删除(Delete)。这四个动作涵盖了对任何一封邮件可能执行的动作。
行动
如果在阅读后你发现邮件中含有需要由你来完成、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完成的任务,那么你就要立刻有所行动。比如邮件询问一个简单的业务问题而你刚好手头有现成的资料,或者邮件请你安排出下周面试毕业生的时间。回复一个答案,在日历中创建一个新的会议,这些都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这种情况下你没有理由做任何拖延。
在这一点上,GTD工作法的创始人大卫·艾伦提出过一个著名的“2分钟法则”,即任何在2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都应该立刻着手去做。这是因为对2分钟的事情所作的任何判断、归纳、计划所花的时间都会大于完成它所花的时间,因此除了立刻去做,没有更为有效的方式。大卫甚至自豪的宣布自己为了对2分钟有更准确的概念,曾经一度秒表不离身,准确地记录下那些小事情所花的时间。
我们显然没有必要做到那么极端,1分59秒的事情就立刻动手,2分1秒的事情就束之高阁。但是大卫的道理是说得通的,值得我们在处理电子邮件时借鉴。
转发
如果你发现邮件中提到的工作可以转交给更适合的人,或者可以以更低成本完成的人,则要尽量将任务布置下去。比如审计中经常会遇到核对数字的工作。这件事情一个注册会计师并不能比一个实习生做的更好,但注册会计师的时间成本却往往是实习生的数倍。这样的工作,就需要合理的转交给初级别的员工来完成。以解放出高级别员工的时间来作只能由他们完成的任务。
这种情况下,你也要立刻行动,在原邮件中加入对任务的说明、要求等,同时附上执行任务的人会需要用到的各种信息,告知其寻求帮助的方式,然后转发给适合这项工作的人。在转发的同时,也要记得通过抄送或单独得邮件通知原发件人这件事情已经被转交给他人处理。
对“行动”和“转发”两类邮件处理后,可以把需要备案的原始邮件存入“已处理邮件”文件夹,剩余的则可以删除。
搁置
当邮件中提到的工作必须由你来做,但显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情况下,把它们暂时搁置起来,放入一个叫做“搁置”的单独文件夹,是使收件箱保持清空的好办法。
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样搁置起来,岂不是跟在留在收件箱里一回事?这样地疑问不无道理。如果你把“搁置”文件夹当作收件箱的替代品,无论什么样的任务都不分青红皂白的往里装,那显然这样的文件夹与一个邮件堆积如山的收件箱并无区别。但如果在将这样的邮件放入“搁置”文件夹前你做了以下几个步骤,两者的效果则显著不同:
• 首先,你要严格控制放入此文件夹的邮件数量。这就要求你忠实的判断邮件确实不属于可以马上“行动”或进行“转发”的范畴。这一点对于避免“搁置”文件夹成为影子收件箱尤为关键。
• 其次,你要大致估算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任务对时间的要求超出了你能拿出的时间,就要考虑告知发件人寻求解决办法。
• 然后,你要在转移邮件前,在代办事项列表中记录这项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避免邮件一旦落入“搁置”的范畴就石沉大海,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样的记录,判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清主次,以便安排随后的处理顺序。
这些步骤完成后,邮件便可以顺利移驾到单独的“搁置”文件夹了。
关于分清邮件的主次,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办法。我们可以创建另外一个单独的“抄送”文件夹,然后创建邮件规则,规定所有作为被抄送对象收到的邮件,都被自动放入这个文件夹。我们稍候会提到,习惯当中,邮件的抄送一栏中的联系人并不是邮件的主要沟通对象。因此,加入你的名字出现在抄送一栏中,你可以比较肯定的说这封邮件对你来说重要性不高,因此,利用邮件规则自动把这类邮件单独存放起来,等完成更为重要的工作后再回过头来处理它们。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管理自己每日的工作流程。
删除
前面提到的对于“行动”和“转发”两类邮件处理后的删除自不必多说。还有一类情况是邮件只是通知性质的,并不需要你的进一步行动。这种情况下,当你把确定以后会用到的邮件转入“已处理邮件”文件夹后,剩余的邮件要果断的删除。
在这里要强调“果断”的删除,是因为有些人对于删除邮件存在难以言说的心理障碍。这并不是在说笑,在行为学上,不停的囤积物品、无法丢弃任何东西的行为,是强迫性神经官能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强迫症”)的症状之一。这种行为源自于人类和其他动物收集并贮存食物应对恶劣环境和灾难的本能。但是在极端的情况下,这种本能就会演变成一种心理疾病。英文中有一个专门的词来描述这种行为,叫做hoarding,可以翻译成“囤积症”。表现在生活中,就是觉得任何东西今后都可能会用到,因此舍不得丢弃。最终把家里塞得满满当当,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在情景剧《破产姐妹》中,主人公就曾经给一个囤积症患者打扫过房间。
当然,大多数人不会到这个地步,但应该或多或少都在自己或身边人的身上见到过这样行为的影子。而在工作中,我们也有可能变成电子邮件的“囤积症”患者。要克服这样的倾向,需要认识到这样几个事实:
• 任何现在需要的邮件,都被你保存在了“已处理邮件”文件夹中;
• 任何虽然现在不需要但是你感觉今后会用到的邮件,最终都不会被用到;
• 如何日后发现需要用到的邮件已经被删除了,你的同事中永远会有一个人把它好好的保存着;
• 如果没有人保存这封邮件,那这封邮件根本就不重要。
所以,除非你现在就能知道这封邮件为什么会被需要,否则请“果断”的把它丢进垃圾桶。
[1] D ALLEN. Getting Things Done: How to achieve stress-free productivity[M]. Great Britain, London: Brown Book Group,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