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刻钟,申报很轻松!(四)
如果你不会准确填报申报表,如果你抓不住税务风险管理的关键点和风险点,如果你不能清晰理解政策口径,那么,就请每天用一刻钟时间静静地读一读《企业所得税涉税实务关键点提示和风险点解析》。
第4天收入、成本、费用政策及填报实务(A101010—A104000)续
3.4《金融企业支出明细表》(A102020)的填报实务
根据国家税种总局2012年第15号公告规定,从事代理服务、主营业务收入为手续费、佣金的企业(如证券、期货、保险代理等企业),其为取得该类收入而实际发生的营业成本(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3.5《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的填报实务
关键点55:《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的适用范围
表A104000适用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和执行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彩票机构会计制度等。需要注意的是,执行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的纳税人不等同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具有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
关键点56:《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填报数据来源
《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填报事项分为四类:
1、事业单位收入的组成项目第1行至第9行,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核算的收入类会计科目提供的信息资料填报;
2、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的组成项目第10行至第17行,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类会计科目提供的信息资料填报;
3、事业单位支出的组成项目第18行至第23行,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核算的支出类会计科目提供的信息资料填报;
4、民间非营利组织支出的组成项目第24行至第28行,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核算的支出类会计科目提供的信息资料填报。
关键点57:科研事业单位和军工科研单位收入确认
1、一般科研事业单位收入确认原则如下:《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十七条规定,对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以在实际收到款项时确认为收入。第十八条规定,对科研收入、技术收入、试制产品收入、学术活动收入、科普活动收入和经营收入,以在提供科研成果、技术服务、发出产品等,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为收入。对于长期项目的收入,须根据年度完成进度,合理确认为收入。第十九条规定,对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在实际收到款项时确认为收入;对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在收到资金后,确认为收入。
2、军工科研单位收入确认原则如下:《军工科研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根据军工科研单位的特点,对收入的确认采取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用的方法,如对事业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等确认,是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方法;而对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的确认,是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方法。
关键点58: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确认
按照国家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应将全部收入,如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入,与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统一编制预算,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事业发展计划、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和国家财政政策以及财力可能,来核定事业单位年度预算收支规模,其中包括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的具体数额。这就是所谓的核定收支。
按现行的预算管理办法核定的收支,就属于企业在某个年度内的法定收支项目。与这些核定收支项目相关的款项,如果按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时间来确认收支,这就是收付实现制;如果按核定收支的预算计划所规定应收、应付时间来确认收支,这就是权责发生制。
3.6《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的填报实务
关键点59:期间费用中涉及纳税调整事项(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除外)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在《成本费用明细表》中设置了期间费用的一级核算科目,列示申报所属期间会计核算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账面发生额,未做费用明细信息采集。增设专门的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是2014版申报表相对2008版申报表一项重要变化。
设置结构化的期间费用明细表,从费用发生绝对值及费用构成两个维度来衡量费用列支的合理性,是企业财务内控的常见手段。新申报表设置的《期间费用明细表》能够起到两级期间费用明细账的作用,在主管税务机关开展后续管理,进行初步的数据筛查和疑点判断时,提供覆盖每个纳税人的明细数据来源,方便主管税务机关迈出案头分析的第一步。由于数据覆盖面广,来源稳定,还可用于进行行业数据、跨期数据的动态分析。
期间费用作为直接影响当期损益的税前扣除类项目,涉及的税会差异调整事项较多,且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直接通过与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比对得出,因此纳税人在申报填写表A104000时应审慎分析,规范填写,充分识别纳税调整要点。
关键点60:《期间费用明细表》填报数据来源
《期间费用明细表》的填报应保证第25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填报金额直接取自申报所属期利润表,明细申报项目应反映真实的财务核算信息,如果有与申报表不一致的项目,应合并至对应的费用项目中。
关键点61:《期间费用明细表》不适用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纳税人
A103000《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设置的支出项目同时包含成本类项目及费用类项目,因此填报该表的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纳税人不再填报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
关键点62:金融企业不填报第3列和第4列
企业(金融)不设置“管理费用”科目,金融企业填报《期间费用明细表》时,不填写第3列和第4列。
关键点63:境外支付费用
《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第2列、第4列、第6列对企业费用列支中向境外支付的部分进行信息采集,为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反避税调查提供了便利,纳税人在填报相关项目时应谨慎对待,规范填报境外支付费用金额,避免不规范的费用列支引发涉税风险。
关键点64:“职工薪酬”项目填报注意问题
表A104000第1行“职工薪酬”项目,应检查是否存在计提未发放的工资薪金;是否存在列支工资薪金未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的情况;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列支的工资薪金是否超过了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是否存在计提未实际支出的职工教育经费;是否存在计提未实际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的实际列支金额是否超出了以“工资薪金”税收金额为基础计算的扣除限额等。此外,还应核实上述事项是否取得了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上述情况如实际存在,应在A105050《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表》进行税会差异调整。具体填报方法见本书纳税调整部分。
关键点65:“劳务费”、“咨询顾问费”的扣除凭证问题
表A104000第2行“劳务费”、第3行“咨询顾问费”项目,应检查费用列支是否取得了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劳务费、咨询费发票);企业向境外支付的劳务费、咨询费是否履行了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的义务;是否存在为逃避缴纳税款超额支付给境外关联方的劳务费、咨询费;是否存在同一法人主体内部支付劳务费在税前列支的情况等。如存在上述情况,应在第29行“其他”进行调整。
关键点66:“业务招待费”列支范围与扣除凭证
表A104000第4行“业务招待费”项目,应检查费用列支是否取得了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业务招待费列支是否超过了以“销售(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的税前扣除限额等。如存在上述情况,应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15行“业务招待费”进行调整。此外,还应关注是否存在将资产或外购的资产用于交际应酬,会计核算中未确认收入、成本的情况,如存在,应在A1050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第4行、第14行“用于交际应酬视同销售收入、成本”进行税会差异调整,同时按视同销售收入确认金额对业务招待费列支进行调整。
关键点67:填报“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三个注意问题
对照表A104000第5行“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项目,应检查费用列支是否取得了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广告效应不只由纳税人自身获得的广告费是否在不同法人主体之间进行了合理分摊;税前列支的广告费用是否超过了以“销售(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当期税前扣除限额;是否存在以前年度超过扣除限额结转本年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若存在上述情况,应在A105060《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进行税会差异调整。此外,还应关注是否存在将资产或外购的资产用于市场推广,会计核算中未确认收入、成本的情况。如存在,应在A1050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第3行、第13行“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视同销售收入、成本”进行税会差异调整,同时按视同销售收入确认广告费列支进行调整。
关键点68:填报“佣金和手续费”时应考虑的问题
表第6行“佣金和手续费”项目,应检查费用列支是否取得了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佣金和手续费的税前扣除金额是否超过了税法规定的扣除限额等。若存在上述情况,应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23行“佣金和手续费支出”进行税会差异调整。此外,还应关注是否存在以避税为目的向境外超额支付佣金、手续费的情况;向境外支付的佣金、手续费是否履行了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的义务等。
关键点69:“资产折旧摊销费”
对照表A104000第7行“资产折旧摊销费”,资产折旧摊销账载金额与税收金额之间的差异在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进行列报和调整。即使不存在上述税会差异,纳税人仍需将账面所有资产的折旧、摊销情况在表A105080进行填报。
关键点70:“财产损耗、盘亏及毁损损失”
对照表A104000第8行“财产损耗、盘亏及毁损损失”,纳税人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均需在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进行填报及税会差异调整。其中属于应进行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需同时填报A105091《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关键点71:“利息收支”扣除注意事项
表A104000第21行“利息收支”,应关注账面利息收入是否存在未按合同约定进行确认的情况。若存在,应在A105020《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第3行“利息”进行税会差异调整。还应关注利息支出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对支付给非金融机构、自然人、关联企业的利息及未按规定缴足出资产生的利息等,应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18行“利息支出”进行调整。
关键点72:“共同支出”注意问题
对纳税人在《期间费用明细表》列支的各项费用,应关注是否包含境外所得应分摊的“共同支出”。若存在,应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28行“境外所得分摊的共同支出”进行调整,特别是当境外所得为负数时,“共同支出”项目也需要在计算境内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调增。
关键点73:是否存在与收入无关的期间费用支出
对纳税人在《期间费用明细表》列支的各项费用,应关注是否存在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若存在,应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27行“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进行调整。
关键点74:各项费用取得有效扣除凭证的时限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的规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否则不得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需进行税会差异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