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评审全套工具包
1
一张图掌握高会整个评审流程!
高级会计师采用考评结合方式,考试科目《高级会计实务》是全国统考,而评审是由各省自行组织。考试通过后(国家线60分有3次评审机会、省线55-60分有1次评审机会),学员要提交申报材料(发表的论文、业绩报告、表格填写等),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还要进行答辩。
(一)个人申报、单位审查
符合条件的学员,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申报材料,经过单位公示审查后,报主管部门审核。 对符合条件的,单位签署推荐意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送“省高评委办公室”。
(二)进行初审
“省高评委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进行初审,签署初步审核意见,提交评审组评议。
(三)初步评议
“高评委”委员组成“评审组”,组织参评人员进行考核,对其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学术研究等进行评价(部分省市量化评分),提出评议意见,报“高评委”评审。
(四)开展评审
在“评审组”评议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评审政策和申报材料,“高评委”对参评人员的评议结果进行讨论和投票表决。
(五)评后公示
按照要求公示7-15天。
公示结束后,相关部门要在公示结果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2
决定评审能否成功的两大因素之论文发表
一是要过查重关。能通过查重是对参评人员发表职称论文的最基本要求,数据显示,每年都有不少参评人员因为论文查重不通过而无法参加当年的高会评审,浪费一次宝贵的评审机会。各省(市)对于职称论文重复率的标准设定略有差异,大多会设置在20%-30%左右,有些会在当年的评审通知中明确,有些省份未做明确但实际上会进行查重处理。
二是要过内容关。论文质量直接影响评审时科研部分得分,而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是衡量职称论文质量高低的三个重要标准。同时,论文选题、内容最好能和作者过往的工作经历相匹配,尽量不去挑战所在行业之外的研究领域,用于高会评审的论文选题应围绕单位或行业的会计、财务、内控等问题展开。
三是要过细节关。一是要合理安排论文的发表时间,在预计参加评审前的2-3年内均衡发表最好,切记不宜在截止时间前的最后1-2个月才发表。二是要合理安排论文的篇幅字数,文章字数宜控制在3000字-5000字左右。三是要留意与其他科研项目的叠加,特别是由国家财政部、各省财政厅(局)、各省会计学会立项的课题。四是要留意论文创作的行文规范,不能出现明显的错字、别字。
四是要过刊物关。一是要发表在正规的期刊上,有正规的国内刊号(CN)和国际刊号(ISSN),不能发表在假刊、副刊、增刊、内刊(评审委员会认可的除外)上。二是要发表在适配的期刊上,紧扣期刊的采稿特点和排期要求,在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选择时优先考虑发在核心期刊,在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选择时优先考虑发在国家级期刊,在会计类期刊和非会计类期刊选择时优先考虑发在会计类期刊。
3
决定评审能否成功的两大因素之业绩准备
业绩准备的充分与否是申报人能否顺利通过评审的关键,而对业绩策略的理解和把握是业绩准备的基础。策略如下:
1、求全策略:评审资料准备要全面,凡是评审通知中有要求的,一般都是评审的给分点,申报人在申报资料中均要有所体现。同时,在内容上应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比如评审条件中有要求授课经历的,申报人可以提供培训材料及单位盖章的授课证明。
2、亮点策略: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亮点策略,在评审材料中突出自己的比较优势,能让评委眼前一亮,给申报材料增分添彩。比如过往有学员在申报材料中,将近些年作为业内人士多次受邀接受《中国会计报》、《财会信报》的热点问题采访进行了融入,展示个人专业能力。
3、求新策略:通常凡是代表自己业绩、体现自己能力的,都要体现在送审材料中,但会出现有相当部分内容与其他人雷同的现象。常见的是有关会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成果业绩,申报人通常会罗列一长串制度名称,并附上一本本装订整齐的制度样本。此时,聪明的申报人会另辟蹊径,比如让单位出具制度实施效果证明,对制度建设的背景、特点、实施效果进行简单的介绍。
4、真实策略:申报人撰写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要实事求是、可以适当的予以包装,但“不做假账”。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专家都是业内专业人士,造假很难逃过他们的法眼,严重的还可能会被取消当年的参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