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冬生周记337期(3.13-3.19)

王冬生 / 2023-03-23
文字 正常
  • 标签:
  • 税务杂谈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税事:专业探讨

    1、客观认识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其实,这是误解了筹划。税收筹划,大体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应该鼓励的合法筹划,这类筹划,恰恰实现政策的初衷,实现征纳双方良性互动,如并购重组的筹划。第二类是可以接受的不违法的筹划,比如利用税收洼地,自己节税,洼地所在地财政也多点收入。第三类才是应该打击的非法筹划,如果非法,也就不是筹划了,只不过借了筹划的名义。所以,税收筹划,还是要客观对待,区别对待,理性对待。

    2、客观认识税收洼地

    税收洼地,似乎也成了一个贬义词,其实,也是一种误解。所谓税收洼地,实际就是税负低的地方。这些地方,为什么能税负低?首先是国家政策原因,如西部大开发和海南自贸岛15%的税率,就是制造了税收洼地,以吸引资金流入,实现地区发展,促进区协调,到这类洼地去,该鼓励。其次,是某级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但没权减免税,只好用财政返还的方式,或核定征收的方式,制造洼地,到这类洼地去,不违法,起码不是纳税人违法。所以,税收洼地,没有一个是企业偷摸用铁锹挖的,都是政府鼓励或公开用政策挖的。洼地,怎么成了贬义词,起码是个中性词。

    3、和谁熟不熟不是关键,关键是专业能力

    与客户谈业务时,对方经常问,与某某税务所熟吗?估计是其主管税所。俺都如实回答,不熟,俺连自己公司的主管税务所都不熟,从未去过,都不知在哪。这也是税局征管和服务进步的一个体现吧。人情社会,遇事习惯找熟人,很正常。但纳税是个法律问题,俺干的活,是涉税专业服务,不是公共关系服务。所以,和谁熟不熟,不是关键,关键是专业能力。俺一直认为,税法是管用的,税局是讲法的,税务风险是可防可控的。只要依法处理,不认识谁,也没关系,如果违了法,尤其严重违法,好像认识谁,一般也用处不大。所以,俺有空,多是学习,或者码字,很少有应酬,每天忙完必干的活,一般也就快八点,赶紧回家吃饭。记得几年前,有京城四大傻的说法,其中一个是下班就回家。从小就不灵透,傻就傻吧,俺这是大智若傻。

    4、税负问题的关键是结构不合理

    中国的税负是重还是轻?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错误的问题,因为不能笼统地说。错误的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宏观税负,也就是税收占GDP的比重,据说只有17%左右,接近历史最低点了。从这个角度,宏观税负不能说重。但税负的结构,存在问题,该重的,没重,如股票投资赚大钱的,该轻的,没降下来,如工资等劳动所得。另外,优惠管理存在问题,不知有多少高新技术企业是假的,多少年一直少缴10%的所得税。所以,尽管宏观税负值得研究,但税负问题的关键,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的税制改革,基于科学的税制结构,形成合理的税负结构,也需要对优惠的精准管理,杜绝优惠被滥用。

    5、防控风险的上限与下限

    防控风险的上限,是合规,符合有关规定,有规定允许这样干。防控风险的下限,是不违规,这样干,没有违反任何规定。如果合规才干,能干的事不多,如果不违规,就去干,能干事的空间,就大多了。第二种思路,才是改革者应有的状态,第一种思路,表面是合规,实际是墨守陈规。

    6、打听人家怎么想没用,关键是自己怎么想

    不久前,帮助某客户就涉税分歧,与税局沟通。客户说,能否打听打听,税局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是很多人惯常的思维方式。俺说,人家怎么想,是人家的事,咱打听人家怎么想,没用啊。关键是,自己怎么想,把不应征税的事实依据、税法依据、法理依据,说清楚,请税局认可自己的想法,这才是管用的,才是该干的。后来,也基本圆满解决。所以,与其求人瞎打听,不如自己搞研究。毕竟,纳税是个法律问题。

    7、某四大所被重罚

    某四大所被重罚,不知与被审计单位领导出事,是否有关,出事的领导,早在几年前就罕见地被枪毙了。如果那位领导不出事,估计审计师也不会有事。出事的这起案例,占全部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存在问题的案例比例,用九牛一毛的说法,也许过份,但用冰山一角形容,应大差不差。尽管这次有点偶然,但审计行业被整顿是早晚的事。绝对合规不太现实,但别过份。任何一个行业,烂到一定程度,总会被程度不同地整理整顿。事情的发展,可以偏离轨道,但终将按照内在的逻辑,回到应有的轨道。

    8、财务与税务,有何区别?

    企业的财务工作与税务工作,有何区别?财务工作基本是程序化的,税务工作经常是动态化的,因为会计准则相对稳定,但税法三天两头变。财务工作基本是清晰化的,入哪个科目,基本清楚,税务工作经常是迷糊化的,到底该不该缴税,可能众说纷纭。财务工作不直接影响企业利益,但纳税需真金白银,税务工作直接影响企业利益。财务工作没有执法机关天天盯着,税务工作由税局天天监控。总之,税务的重要性、复杂性,不低于财务。

    9、涉税专业服务市场前景如何?

    涉税专业服务市场前景如何?俺一直认为是朝阳产业,而且人工智能无法代替,这碗饭可以吃一辈子,越吃越有,越吃越香。也正是基于这个认识,儿子毕业后找工作时,没想找别的单位,建议跟着自己干。对未来的规划至少是20年,不搞短期行为,不搞多元经营,乐观+长期+专业,起码死不了,还能在跌跌撞撞、曲曲折折中,逐渐成长。

    10、公车费用是否征个税?

    单位为一定级别的领导配车,接送上下班,及日常工作用。每月,当然有一笔支出,起码有汽油费、修理费等支出,比如1000元。是否应作为领导的报酬,并入工资,扣缴个税?不应该。车,与电脑等一样,实际是履职的一个工具。另外,个人所得,个人可以自由消费,配的公车,原则上只能公用,不能私用,不能用于个人消费。所以,不能将公车折算成工资薪金,扣缴个税。当然,直接发钱,另当别论。谨慎处理涉税问题,是必要的,但不应过份,不应一股脑地缴税,不应为避免纠纷,宁可多缴,甚至非法缴税。

    11、没有足够的税法依据,不得征税

    遇到可征税可不征税的问题,征税还是不征税?常见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征税,谁有权,谁强势,好比一所长用食指和中指敲着桌子税的,征多少税,税局说了算!其实,没有足够的税法依据,不得征税,税局是公权,法无授权则不可为,这才是依法行政,依法征税。谁合法,谁强势,谁占理,谁强势。当然,这个理,不是情理,而是法理。

    万象:家国天下

    1、既要严格执法,更要及时修法、改法、废法

    当出现违法的问题时,不应一味指责违法者,还应反思是不是法律出了问题,是不是应修改法律。当年的改革开放,就是这个思路。当时很多人冒死逃亡香港,一种意见是管,抓,一种意见是反思政策哪里不对,才开始改革开放。所以,既要严格执法,更要及时修法、改法、废法,定良法,促善治。

    2、不能只踩刹车,不踩油门

    不能只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只设路障,不设路标。这话说的好,反映了某些地方的政府管理存在的极端化、片面化的做法。这种做法,用老百姓的俗话说,就是钻头不顾腚,用正式的官话说,就是官僚主义,用哲学的行话讲,就是形而上学。其实,还可以拓展到对人的管理,不能只问责,不问由;不能只问这件事的责,不问其他事的责;不能只惩罚,不奖励,或惩罚与奖励不成比例,惩罚的约束性远高于奖励的激励性。极端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不是系统思维,也不是辩证思维,该改改了。

    3、设路障者终将被淘汰

    对个人而言,什么是权力?说了算,才是权力,说了不算,事再大,也不是权力。路标与路障,哪个是权力?当然是路障,先正大光明地把你挡下,再找各种理由放你过去,这一挡一放之间,权力就彰显,权利就变现。所以,基层的某些公务员,积极地设置路障,消极地设置路标,比如对待行政审批的态度。只能由上级亲自或逼着下级拆路障,设路标,减少或废除各种不必要的审批。当然,这些年进步还是很大,但个别领域,也偶有倒春寒,至于个别人的小动作,更是在所难免。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总是进步的,逆潮流者终将被历史大潮涤荡。

    4、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到基层调研全是办法

    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到基层调研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特认可这句话。有问题,就有原因,有原因,就有办法。到直接产生问题的地方,认真地、仔细地、深入地调查研究,而不是走马观花,浮皮潦草,一般会有办法。问计于民,比问计于天天坐办公室的专家管用。其实,就是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高大上一点,就是哲学上的认识论,实践出真知。企业管理中,大方向,大主意,自己拿,但具体办法,多听听同事意见,一般会相对稳妥、相对圆满。

    5、美国银行暴雷,快跑!

    夏天,树上掉片叶子,是这片叶子的事,树没事,其他叶子,还在生长。秋天,树上掉片叶子,不是叶子的事,是树的事,树长到这个时候,其他叶子也快掉了。美国几家银行最近暴露的问题,是夏天的叶子问题,还是秋天的树问题,不知道,但隐约感觉到的是,快跑!

    6、刹车踩多了,可能要翻车

    只踩刹车,不踩油门,不仅体现在某些政府部门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措施,也体现在企业的风险控制措施。经常碰到这样的企业,尤其体制内企业,只要一听说有风险,那就不干了,将控制风险摆在最高位置,哪怕风险实际是虚幻的,哪怕影响业务发展。其实,不发展,才是最大的风险,而且是系统性的风险,全局性的风险,一旦积累到爆发的程度,就不是刹车,而是可能翻车。刹车不当,可能翻车。还是要多踩油门,少踩刹车,以踩油门为主,以踩刹车为辅。毕竟,是发展,而不是其他,才是硬道理。

    7、校友捐款不到位被告,令人唏嘘

    某大学状告自己的校友,因其没有履行捐款的承诺。校友说企业经营不好,现在没钱履行承诺。感觉该大学的做法,有点不妥。首先捐款是公益行为,不是基于买卖的商业行为,捐献协议,尽管有法律效力,但毕竟不是买卖合同。其次,人家说因企业困难,无力履行承诺,学校通过打官司的方式,追要捐赠款,有点不顾人死活,上门逼债的意味,让人想起黄世仁。再次,即使欠债,还可以展期,等人家有钱了,再给不行吗。因为校友承诺捐款不到位,就告自己的校友,有关校领导,尽管维权的法律意识很强,但做人做事实不咋地,估计以后少有人捐款了。

    8、遇到新事物应该鼓励为主

    看到不少人嘲笑百度新发布的产品,与美国的GPT差远了。有差距,是事实,也正常,但还是应鼓励为主,鼓励这种追赶的勇气,如果没这点勇气,永远跟在后面,甚至跟的资格都没有。好比小孩刚开始走路,总是跌跤,还是鼓励孩子,逐渐走好。记得鲁迅先生讲过,国人对新事物,总是苛求。苛求多,鼓励少,新东西,一冒头,就可能被扼杀了,夭折了。相信如同其他领域逐渐赶上一样,以后会有与GPT媲美的产品。

    杂谈:人生感悟

    1、最大的自由

    到这个岁数,与以前比,最大的自由,就是买书的自由。觉着该买来看看的书,以前请同事帮助买,现在自己会买了,立刻下单,不考虑价钱。买了以后,没有几本能看完的,但不少书也能多少翻一翻,觉着好的,就多看点,太好的,放进书包,有空就看,甚至看几遍,如韩鹏杰老师的《道德经讲什么》。开卷有益,总有收获,甚至意想不到的收获。记得看《联邦党人文集》,富兰克林等三人在美国建国之初写的这本政论文集,一个核心的思想,就是坚决维护联邦统一,因为当时主张各州独立的声音也很大,书中揭露了当时英国打压美国的各种手段,跟老美现在的做法差不多,就差动刀枪了。读完后,感觉都可以被我们拿来用于爱国主义教育。自由是快乐的源泉,虽然没有绝对自由,且枷锁无处不在,但总可以给自己制造一点精神自由的空间,就在闲书里,就在阅读时。

    2、形式一走,工作就算完成

    偶尔参加带有学术性质的座谈会,不管谁发言,都竖着耳朵听,总有些真知灼见,心被触动,但也有不少是泛泛而谈。或者无关痛痒,或者不着边际,或者不知所云。也能理解,大家都浮躁,走个过场,装个样子,搞个形式,不仅在所难免,甚至是必要的,谁要较真,反而一肚子不合时宜。鲁迅先生当年讽刺过,招牌一挂,革命就算成功。现在是,形式一走,工作就算完成。关键不是能不能干,而是会不会装。

    3、关于刘心武先生

    刘心武先生这本书记了不少作家的故事,看了几篇,关于张中行先生的一篇挺有意思。刘先生老家四川,老家建一座宾馆,当地派人来京找到他,让他想办法请启功先生题写馆名,但他不认识启先生,来人说那也得想办法,放下三箱五粮液就走了。恰好刘心武认识张先生不久,就问张先生能否找启功先生。张先生说我请他题字,他得写。很快,张先生让人把字送来。刘心武说我得把酒给启先生送过去,没想到张先生说,他不喝酒,好酒得给爱喝的,都送我这来吧。刘心武第一次见张先生时,老爷子已经八十多岁,观察老爷子是双眼皮,但记得有人说他是单眼皮,当初请于是之演电影《青春之歌》中的于永泽,原因之一就是于先生的单眼皮像原型张中行。原来,老爷子爱美,刚割了双眼皮。杨沫落难时,有人请他揭发,他拒绝,还说杨沫当年是真诚地参加革命。真痛快,真性情,真汉子。

    4、搞企业的要有眼光

    搞企业的,需有战略定力,也就是锚定一个主攻方向不动摇。不动摇的前提,是能把未来看清楚。能看清楚的前提,就是眼光了。如果看不清楚,那就难免左右摇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遍地开花,但不结果,掉入多元化陷阱,最后轻则一事无成,重则赔掉老本。

    王冬生

    作者
    • 王冬生 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注册税务师,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业务实践,曾先后供职于财政部税政司流转税处8年和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9年。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