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不抵扣进成本确实有可能更划算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昨天二哥发了一篇文章,说了一下13%的进项税不抵,计入成本抵25%的所得税更划算这个问题。
文章链接:13%的进项税不抵,计入成本抵25%的所得税更划算?
文章收到了很多朋友留言,有朋友表示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也有朋友又产生了新的思考。
到底一张发票的进项税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昨天二哥文章的结论是,一张进项税的发票肯定是抵扣更划算,而不是放弃抵扣计入成本更划算。
原因很简单,比如13的进项税,直接抵扣可以减少成本13,而将13进成本却只能起到13*25%减少所得税的抵减作用,原因就是计入成本后减少的是应纳税所得额而不是税额。
这个也通过实际案例推演证明了。

有朋友说,如果是小型微利企业,比如实际税负只有2.5%的话,可能更划算。
其实也不是,所得税税负越低,不抵扣的进项税能给企业带来抵减所得税的效应更低。
小型微利假设税负2.5%,那么实际上13的进项税只能起到减少13*2.5%的税金成本支出,相对于抵扣减少13的成本效应,更不划算。
如图所示。

那么按照上面的这种思路。
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有一种情况下,这份13的进项税不抵扣能发挥大于13的抵减作用,那就意味着不抵扣更划算呢?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