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接搭建大中华区财务共享中心的橄榄枝?
问题描述:(为了保护隐私,有删减)
亚太区财务总监打算优先在大中国区搭建财务共享中心。我没有相关的共享中心经验,这个共享中心到底能做到多大程度的标准化,如何思考和设计?想听听无名姐作为过来人是否有些宏观上的思路框架。或者书籍推荐?财务bp 和共享中心哪个更有市场价值?
对这两个领域的财务人的素质和特性要求会有什么明显的不同?该路径和我一开始打算往财务bp方向发展的职业发展有点背离,是否要接老板抛出的这个橄榄枝?我自己更愿意做bp方向也是来自对自己客观性格评价和对商业世界更感兴趣的考量or我还是目前接住老板的橄榄枝,但也同时看看市场其他bp机会?
今天无名杂货铺回答上面这个问题。
你好,
你的原问题有700多个字。无名旁观看着,你这心里有点儿小兴奋,小紧张,思路有点儿小混乱。
脑子里面盘算着组织架构,汇报线路,支持系统,共享中心以后的流程,以及变动给自己带来的机遇和影响……一系列问题。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共享中心和BP职责分配的文章,你可以参考。
无名经验分享:关于财务BP
/s/dHOE1Jt14NSeELJRnTkAiw
你问题里面的“能做到多大程度的标准化”:这个有若干因素限制,取决于你们老板有多决断(狠),你们公司多有钱,你的老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业务老板有有多支持建立这个中心,你的老板的能力有多强,在公司根有多深。
技术上,除了和业务直接相关的,必须人为判断的,除了有法规限制的,其他所有能流程化的步骤,都可以做得到标准化,由共享中心做的。
你想的都是知识层面的问题,这种改革,其实最大的问题一定不是你想的这些。
外包还是100%自己建:
如果是外包,中国有很多已经非常成熟的外包公司,会帮着企业一起梳理流程。你如果代表公司去做相关的协调工作,大部分时间会花在现有的实践怎么和未来流程对接上面。比如,你现在每一个子公司/分公司会有一个应付会计,分别在p2p(采购到付款流程)流程里面。假设在中国有10个法律实体,就是10个AP会计。以后共享中心可以接走90% AP的工作,需要考虑每一个法律实体怎么和共享中心对接,比如原始发票怎么处理,谁扫描,或是怎么收集。
如果100%自建,需要选址,招人,找有经验的第三方帮忙或者招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共享中心老大。然后设计流程,进行整合。
公司让你设计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为零,你不用担心。
老板问你是不是要做搭建大中华区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大概率是参加项目组。这个你下周和老板聊的时候,可以明确跟老板问一下。
不管是完全外包还是100%自建,都会遇到裁员的问题。项目组的部分工作是收集现在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流程,评估需要裁多少人。比如上面举的例子。10个AP,90%的工作会挪到共享中心,从人头上面就意味着,现有的人需要裁掉九个,共享中心可以招少于九个,因为共享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节约成本。
公司预算限制:尽管用十年的时间轴来看,项目一定是省钱的,但是第一年不一定。因为裁员要给补偿金,搭建新流程一般需要第三方,内部需要成立单独的项目组,这些都是需要预算支持的。你们公司现在最麻烦的是两套ERP而且有生产。光是系统整合,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钱。不知道你们SAP升到S4/HANA没有,这也是个问题。如果打算整合,打算用SAP,最好先升级完,这些没有两年估计很难完成。
无名说上面这些,是希望你了解,知识层面的,其实是最简单的。这种大的变动,战略层面的考虑是最艰难的,对财务部门本身的定位,未来整个集团财务部门的新架构,如何保证项目期间对业务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等等,是需要集团CFO考虑清楚的。正常情况下,不会只是亚太一个大区建共享中心。你看到的,好像是亚太财务老大决定在中国建中心,其实应该是总部CFO的决定,你老大也是个执行者。
关于你个人职业生涯的问题:
*所谓市场价值,和共享中心里面的一般岗位比,一定是BP更贵一些。我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里面应该有谈原因。
*其实你还没接触过共享中心,现在就判断自己性格更爱BP可能有点儿偏颇。
*如果你老板允诺的是项目结束,你做共享中心老大,那是必须要试一试的,不过我估计概率不大。
建议:
*下周问清楚你收到的橄榄枝到底是什么,具体职位,职责,期限,待遇。我猜做项目的可能性大,直接就任命是共享中心具体职位的可能性小。除非很多工作已经秘密做完了,你不知道(比如外包公司都找好了)。
*这种项目经验本身一定是增值的,但项目会有失败的可能。有机会参与项目挺好的,不用现在就出去找工作。
*项目结束以后,老板打算怎么安排你,这个建议你提前问清楚,有可能的话留个邮件最好。因为共享中心运作顺利之前,相对可以留很多人,包括项目组的。但运转顺利以后,过渡期结束,项目组就不存在了。虽然你老板的承诺其实也很脆弱,但是未来如果她还在的话,有会比没有强。
*你不选也不代表就安全,你现在的团队未来会受影响的,所有财务的人都会受影响的。
*大的变革面前,你能选的余地不大,其实你老板能选的余地也不大。反正是要经历变化的,不如选一个自己能学东西的机会。过程中,尽量学着保护自己,适当争取利益吧。
让你最挑战的,应该是未来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的不确定,不安全的感觉;应该是开始讨论裁员时候需要面对的各种复杂的情绪;应该是会接触到的太多你完全不可控的,影响项目进展的因素;应该是偶尔能看到上面领导们的利益之争和人性。
推荐你看看变革管理相关的书,也可以参考下面的文章。
如何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s/3bonLTM2bky8W9yzG-tXkg
祝顺利,
2022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