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理人的“以德服人”(一)
无名杂货铺继续回答大家的问题,今天聊“以德服人”。
上篇文章提到一句新任经理容易“用力过猛”,太想“管”好团队。潜意识里面可能又想取悦员工,因为他/她可能还不知道应该怎么“以德服人”。
于是被追问,那应该怎么以德服人呢?好吧,我自己挖的坑,自己填,今天来聊财务经理人的“以德服人”。
无名此刻脑海里都是电影《方世玉》里面雷老虎那句带着口音的“以德服人,我要以德服人”。雷老虎的以德服人是:放弃使用武力解决问题,不靠自己的身份压人,收敛自己的暴脾气,尽量柔声细语的讲道理来说服别人,达成共识。
这点,我们可以像雷老虎学习,尽量不靠“我是经理”来“管”人,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和的处理事情。
70后,或者80后,也许会对你是经理,多少客气些。一是因为从小受的教育使然,二是人到中年大多有经济压力,任性的资本会少些。但对于现在大多数年轻人而言,他们不大会觉得“你是经理”,这本身有什么了不起。
经常看到有新经理去人事投诉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什么员工出去不和他/她请假啦,什么考勤有问题,是不是人事可以出面发警告教育啦等等。其实,这些新经理是希望能在公司制度,流程里面,找到可以让自己趾高气昂,对员工“管理”的尚方宝剑而已。虽然说这些事,员工固然有错,但是员工本身的绩效如何?这不是根本问题吗?是不是应该不要本末倒置?
第一个建议,抛开“我是经理”这个执念,抛开“我要管你”这个执念,抛开虚荣与莫名的优越感。
针对上面的情景,展开第二个建议,就是勇于和部门员工进行“艰难的谈话”。除了第一个建议里面提到的心态问题,希望别人服从自己以外。另外一个更普通的问题,是大多数经理人其实会有意无意的避免和员工进行艰难的谈话。在背后议论的时候,在和人事吐槽的时候都说的刀刀见血,和员工谈的时候就过于含蓄了。
所谓汉堡包理论,大多是偷工减料了的。员工听到的,只有面包的部分。肉,一口没吃到,第二口咬过了。
有的经理来年一激动想开除一个人,人事发现上一年绩效给的还是优。最好的,是日常工作中把不能忍的问题都说清楚,避免年终绩效谈话或者解聘谈话时候的各种意外。
做这种“艰难的谈话”之前,你要自己做好准备,包括你谈话的问题,目的,依据等等。(可以参考GROW模型,可以学“关键对话”的技巧)如果你拿不准你的想法对不对,可以提前和有经验的经理先探讨。
另外一个角度,员工哪些做的好,及时给一个有针对性的反馈。正常人,永远都是有做的好的事,做的不好的事。我们需要做的,是及时反馈好的部分,下次员工自然会知道并愿意重复好的行为。及时纠正不好的部分,不要一边心里骂或者背后骂,一边纵容着重复的错误发生。
第二个建议,直面员工的问题,一对一谈透。感恩员工的贡献,及时认可(领导力课程里面实用工具叫二级反馈)
每次提到领导力相关话题,我都会想到曾经的一个老板。虽然共事只有三年,但确实学到很多。认真回忆一下,他最感人的,是“自律”。本来就是博士后,本来就聪明,没有一天真的“停”下来过。他后来离开公司,也是因为,他不能接受重复类似的工作职责。
公司创建初期,他经常是半夜三更回邮件的,他是属于真的享受工作的那一类人。那时候我刚加入公司,每天听着英国人用低沉的嗓音谈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看着纯英文的标书,压力山大。
他对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用分分钟回复我的邮件,没关系的。但他对我发给他的每一封邮件都会回复及时,点评到位。让你情不自禁的想在跟他汇报之前,把事情思考的再全面一些,结论汇总的再清晰有逻辑一些。因为你知道,邮件那头,有人会认真的看你的每一个字。因为你知道,你的所有努力他都清清楚楚。
他不要求我们和他一样勤奋,而事实上,他周围聚集的都是自觉的努力上进的人。
第三个建议,自律,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让别人做,别人就会不服气。比如,加班,考勤,占公司小便宜。碰到真的自律的领导,你不会不服气,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永远比对别人更严格。
我自己挖的坑有点儿大,这个话题实在像论文,好吧,我留着慢慢写。目前我还想到的点: 四,承担责任 五,分享荣誉,创造快乐 六,一起进步而不是压制成长 七,光明磊落 八,不卑不亢 九,管理者是解决问题的人,不一定是所有领域的专家
以后麻烦大家问问题尽量具体一些,太大的话题,人家都可以用来写书的,我这写公众号,太难了。
未完,待续 ~
无名
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