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灵皆资产
生物资产讲的就是生灵万物。会计准则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这些生物资产均在《西游记》中得到了体现,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一、消耗性生物资产
准则里面,是这样定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有一个蟠桃园,蟠桃园中的蟠桃,共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可见王母娘娘的蟠桃是很希罕的,但不管如何希罕,这些桃子可不是为出售而持有的,按生物资产的分类,这些桃子应该是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它应该属于生长于大田的果树,所以当为消耗性生物资产。
还有比王母娘娘的蟠桃更金贵的。《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生”中,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中,有一颗人生果树,唤名“草还丹”,又名“人生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虽然这千年人生果难得,但也是消耗品,只不过属于消耗品中的奢侈品而已。当然也应该划入到消耗性生物资产之列。
说了金贵的,希罕的,再说一下普通的。《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如来佛祖降了孙悟空,将他压在五行山下后,玉帝请客,办了个“安天大会”,吃的喝的是什么呢,书中的原文是“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这龙肝凤髓,肯定得从龙凤身上来。也就是这龙凤养来,都是吃的,消耗的。毫无疑问,这龙凤都是消耗性的生物资产了。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这是准则里面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定义。
《西游记》中,弼马温是孙悟空在天庭当的一个管马的小官之官名。他这个弼马温所管的马,可不是吃的,消耗的,而是力畜、役畜之类,是为提供劳务而持有的,自然应该划入到生产性的生物资产之列。
为唐僧取经立下汗马功劳的白龙马,就是典型的生物资产。唐僧持有白龙马的目的,就是让它提供劳务,充当力畜或役畜,自然白龙马应划归为生产性生物资产。
三、公益性生物资产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这是准则关于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定义,这个定义里面,也包括了公益性生物资产的范围。
从生物资产的分类及各个分类的范围来看,有些生物资产不好划分到哪一类中,比如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它既不是消耗性的,也不是生产性的,能不能将它划分到公益性之列呢?从定义和范围上看,好像也不在此之列。但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将其划分到公益性的生物资产之列。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动物,被动物学家们称为“活化石”,与它同一时代的动物如剑齿虎等,早已灭绝并成化石。人类持有和保护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远古时期的动物是如何生存到现代的,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它的存在,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认为,应该将其列入公益性生物资产之列。
通天河中的老鼋,不能算是生产性生物资产,它既不是力畜,也不是役畜,它不属于哪个所有者所有,它只属于它自己;同时它渡唐僧过通天河,完全是自愿的,是做的公益事业,虽然带有一点点的私心,想让唐僧代它在佛祖那里询问,它还有多少年寿。
那么能不能将它划归到消耗性生物资产中呢?显然是不合适的,它可不是存栏待售的牲畜,不是给人吃的。
所以如果要分类的话,按照排他法,排除了消耗性和生产性这两个分类外,这只老鼋,就只能划归到公益性生物资产类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