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抵押性股权融资|《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周莹的融资方式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周莹的融资方式
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讲述了周莹在重开机器织布局的过程中,遇到的融资困难,以及她后来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融资方式——资产抵押性股权融资。
一、难题
泾阳吴家东院的大当家周莹,在经历了第一次开设机器织布局被砸,损失惨重之后,又遭到二叔、四叔的吴家西院与吴家中院的退股,更是雪上加霜,集团实力大减。在此危难之时,仅凭吴家东院的实力,想要重开机器织布局,其难度无异于登天揽月。
二、破题
周莹通过她爹与春娘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一定的道理:即用未来的收益做担保,吸引吴家东院所有的员工入股,进行股权融资。这一融资,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周莹的政策由管家进行宣讲:将吴家东院的产业,例如棉花行等折成银股,每股多少银子,然后由吴家东院的员工认购。
这一阶段,认购的人极少,认购的股权也少,融资额也少。虽然这一阶段周莹的融资方式,提出的是用未来收益分红来吸引投资者,也将吴家东院的产业相当于进行了评估,按市价折算成现金,然后再折算成若干股,变卖其中的部分股份,进行股份制改制,实质上进行的是股权融资,最终给予认购者的是未来的收益——分红。
为什么认购的人少?虽然吴家东院的生意一直以来很好,但谁能保证吴家东院的生意可以一直好下去呢?天下不可能有永远只赚不赔的生意,如果是吴家东院的生意亏损了,那认购的股东们不是要一起承担亏损吗?所以这一顾虑未打消前,认购的人都不积极。
第二阶段,周莹在前期的股权融资策略上进行了改进,引进了优先股的概念,同时进行了资产抵押,这相当于给所有的认购者吃了定心丸,很快便顺利地完成了股权融资。
具体做法是:周莹承诺,如果亏损了,认购的小股东可以先退股;同时,如果这些要退股的认购者还认为不保险,可以用吴家东院相应的资产做抵押:比如吴家东院大门口的狮子、大门、马匹、连房中吃饭的桌子都抵押到了具体入股人的名下。
这一做法彻底打消了认购者的顾虑,所以很快筹集到了重开机器织布局所需要的十万两白银。
三、实质
周莹的股份制改制,相当于资产抵押性质的股权融资,和一般的债权融资相比,她不需要承担生产经营期间的利息支出,减轻了生产经营过程之中的财务费用;同时让股就是让利,她需要将机器织布局的利润按照股权比例进行支付,这也让认购者都有了主人公的精神,都支持织布局,都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
四、缺陷
但周莹的股权融资,在剧中也有不详不妥之处。其一,虽然周莹将吴家东院的产业折算成银股,只出让了其中50%的股权,自己牢牢控制了剩余50%的股权,自己是绝对控股的大股东,其他认购的小股东,不参与吴家东院的经济决策与经营管理,相当于不进现在的董事会、也没有表决权。但她没有约定,吴家东院被认购的股权不能私自转让,或者转让必须征得吴家东院的同意,吴家东院有优先认购权。如果其他小股东的股权都被野蛮人收购,那么就会出来另外一个执股50%的股东,周莹就无法绝对控股,那么董事会就要重新改组,周莹这个董事长、总经理的位子保不保得住另当别论,至少在织布局的重大事宜上,这一大股东有充分的发言权。
其二,周莹的股权融资政策,未提及股权的赎回。如果按照合约不进行赎回的话,实质上这些被认购的股份,就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原始股,而且只要机器织布局存在一天,不破产,这些股份就会永远存在。
其三,周莹的股权融资政策,未提及被抵押资产的抵押解除。在股权认购期,因认购者对机器织布局能否赢利心存顾虑,所以周莹将吴家东院所有的资产进行了抵押。如果经营不善,认购者属于优先股,要退股,只需要将周莹所抵押的资产拿走即可。但如果是赢利了,而且认购者分得了应有的红利之后呢,抵押的资产还应抵押吗?肯定不应该,这就涉及到抵押资产的撤押问题。
当然,这只是电视剧,而且演绎的是清朝时期的故事,不可能有现代社会如此慎密先进的融资方式,但在故事所发生的年代,这绝对算得上是一起成功的股权融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