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华眼—回顾过去,放眼未来,看华为CEO徐直军怎么说
知性财经人:要分析一家公司,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它的业务和战略,而了解业务可以通过查询公司的相关资料获取,但由于华为非上市公司,所以它的相关资料并不如上市公司那样是公开的,为此我们需要仔细研读它的年报信息或者从外部零碎的资料中整理而来;而要了解公司的战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华为管理层的讲话中获取,譬如从徐直军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窥探华为和世界通讯市场的未来方向:
1、物联网
2、云计算
3、人工智能
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起为标志,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则会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环境、新生物科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科学代表。
所以,在推进云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消费市场上,华为通过每年超过五百亿的研发投入迅速占领市场,并带来了收入30%以上的增长。
从财报上看,华为2016年净利润增长不足1%,但也侧面反映出公司在未来投入上的执着和对万亿市场前景的前瞻性和深谋远虑,在人才上的投入力度之大。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华为的这份“野心”和狼性,造就了华为人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华为2016年净利润370亿元,如果按照30倍的市盈率进行估价,华为目前的市值已然超过万亿!!万亿市值是什么概念呢。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16年度,中国仅有8家市值超过1万亿元的公司,分别是腾讯控股、中国工商银行、阿里巴巴位列全球所有中国上市企业市值排行榜前3名,市值达16081亿元、15718亿元和15200亿元;除了前3名上市公司,还有5家公司市值超万亿元,分别为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
也就是说,华为不上市已经可以位列中国所有公司市值前十名,可以想象,如果华为上市,它将培养出多少亿万富豪!
不上市的华为,就是这样牛!
对比世界卓越的几家公司,苹果早在2011年8月市值就正式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以市值排列的全球最大公司。在鼎盛时期,该公司市值最高曾经达到过7750亿美元的高位,这也是历史上首家市值破七千亿美元的企业。根据分析师Michael Markowski的研究报告,微软或在不久后超过苹果,成为全球最值钱公司,其市值甚至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能说华为很牛,因为他距离世界上真正的大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因为如此,华为潜力巨大,如何在未来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上引领未来、站上世界之巅?也许从徐直军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
共建全联接世界,迈向新增长之路
五百多年前,欧洲的港口千帆竞发,无数探险家驶入波涛汹涌的大海,去寻找未知的新世界,由此建立了与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的新航线,整个物理世界第一次联接起来,拉开了人类文明五百年加速进化的历史大幕。
正如造船术、测绘术、航海术等科技进步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物联网、超宽带、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兴起,为我们开启了数字世界的“大航海时代”。随着人类对数字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突破,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为特征的智能社会。无所不在的传感终端源源不断地产生着丰富多彩的数据,通过无所不达的超宽带网络汇聚成波浪滔天的数字海洋,在无所不包的云端生成一个实时进化的数字大脑。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数字大脑的智慧,人们不再上网,而是活在网中;所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都面临数字化重构,数据成为核心资产,资源竞争转向“智源竞争”。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蕴含着无限的数字红利,不仅给千百万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商业机会,也对“端、管、云”数字基础设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为ICT运营商开辟了新的增长之路。
九万里风鹏正举,大机会时代,更要有战略耐性。站在人类历史变革的转折点,我们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长期投入,开放合作,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而不懈努力。
推进云化,加速数字化转型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云平台的深度融合,云平台正在成为新一代公共基础设施和创新引擎,快速渗透并改变着众多行业,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云服务正在成为基本的商业模式,每个人都将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云服务,每个企业都必须能够以云服务的方式面向客户。
向前一步,永远比止步不前更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为了支持运营商和各行各业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我们的战略是把华为公司的所有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云化,就像历史上我们把产品全面IP化一样。我们致力于打造开放的云架构,以云的方式(包括提供云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云服务)使能运营商全面云化、加速重点行业云化、为消费者提供端云协同极致体验。
使能运营商全面云化。全球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建设逐步由“投资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更加关注最终用户体验、服务以及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大价值。我们携手运营商进行数字化转型、帮助运营商提高投资回报和运营效率、助力运营商迈向价值驱动的新增长之路,成为与运营商共同发展的商业合作伙伴。面向运营商客户,以ROADS体验为目标和牵引,提供云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建设全云化网络和数字化运营系统、帮助其以云服务的方式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并携手拓展B2B业务。
加速重点行业云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始加速,ICT从支撑系统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系统。华为致力于以开放的混合云架构,引领重点行业云化,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和优选合作伙伴。面向企业客户,我们聚焦公共安全与政务、金融、制造等重点行业,通过私有云、与运营商合作公有云、自营公有云等多种方式提供云服务,帮助企业完成以“敏捷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数字化升级。
打造消费者端云协同体验。在未来,全球的消费者在选择高端品牌终端的时候,华为要成为其中之一。面向消费者客户,要在质量和服务的基础上打造云生态、通过端云协同构建综合优势,最终使华为品牌成为消费者喜欢和信赖的品牌。
2016,厚积薄发,稳健增长
2016年,全球政治经济环境黑天鹅群飞,我们始终坚持战略聚焦,厚积薄发,实实在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5,215.74亿元(按年末汇率折为751亿美元),同比增长32%。
在运营商业务领域,我们围绕数字化转型,抓住云、视频、物联网、运营转型等重大机会,取得了稳健的增长。我们联合沃达丰、西班牙电信、德国电信、中国联通等领先运营商,部署智慧家庭、智慧抄表和车联网等业务,拓展千亿联接新蓝海;视频领域,华为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德国电信、阿联酋电信等领先客户共同打造标杆项目,帮助运营商将视频作为基础业务并取得商业成功;与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中国
电信等合作提供公有云,携手运营商以云服务的方式拓展B2B业务;与上海联通、HKT等进行运营转型战略合作,通过Tel OS数字化运营系统帮助运营商实现运营和运维系统的变革。
在企业业务领域。我们聚焦ICT基础设施,与合作伙伴一起助力客户进行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在公共安全与政务、金融、能源等重点行业持续有效增长。在智慧城市领域,华为推出“一云二网三平台”1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架构,成功应用于全球40多个国家的100多座城市;在公共安全领域,华为持续与合作伙伴携手打造融合、可视、开放的平安城市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已服务于欧洲、非洲、亚太等地区8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覆盖8亿多人口;在金融领域,华为与十多家全球顶尖金融机构和行业ISV开展联合创新,研究基于云计算与大数据的下一代IT基础架构,目前已服务于全球300多家金融机构,包括全球十大银行中的6家;在能源领域,华为全联接电网方案广泛应用于全球65个国家,服务170多个电力客户。
在消费者业务领域。我们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打造具有极致体验的科技产品。华为与徕卡在2016年共同推出的双摄像头技术,全面引领了手机摄影的新潮流,P9系列全球发货量突破1,000万台,成为华为首个发货量突破千万的旗舰产品;得益于芯片、UI系统、双摄像头、工业设计等领域的突破性创新,Mate 9系列一经上市就获得广大高端商务用户的认可;荣耀发布了面向未来的智慧手机雏形—— 荣耀Magic,展示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成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2016年,公司智能手机发货量达到1.39亿台,同比增长29%,连续5年持续稳健增长。
2017,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展望2017年,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大,ICT产业处于转型的时代,客户经营压力加大。我们将继续聚焦为客户创造价值,力求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在业务、能力、组织等方面采取如下关键举措。
聚焦战略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过程面临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帮助客户实现商业成功,实现共赢。面向运营商客户,我们将以ROADS体验为目标, 帮助运营商在IoT、视频、云服务等新市场机遇上构建新增长点,并推动网络和运营系统的云化转型,帮助运营商构建敏捷优势;面向企业客户,我们将充分利用云计算、SDN、大数据,帮助企业完成以“敏捷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数字化升级;面向消费者,华为致力于打造中高端品牌,打造精品,以质量和服务取胜,并构建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生态。
基于战略和业务变化构筑能力,真正帮助客户应对挑战和困难。面对数字化转型,客户迫切希望华为从网络设备供应商转型为商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成为能够与客户一起探索未来、并一起面对未来挑战和共同成长的商业合作伙伴。这些要求我们在客户的变革与转型中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与价值,并建立相匹配的组织和能力。我们将大力推进面向运营商客户提供商业解决方案的业务变革和组织变革,大幅增强提供商业解决方案的咨询及集成服务能力,建设对未来复杂网络的维护和运营能力;加快落实面向IT转型的人才结构优化,继续开展全球能力布局,在战略资源聚集地建设研究与创新、精密制造、风险控制等能力中心。
激活组织,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要防止技能老化和队伍板结,让更多的中高级干部和专家奔赴一线,到实践中去取得成功的经验,为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取得资格;优化人员结构,对外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对内激活队伍,让人员流动起来。我们要坚持责任结果导向的考核机制,进一步深化获取分享的价值分配理念,对英雄及时激励,破格提拔贡献者;千军万马上战场,让优秀人才在最佳时间、最佳角色做出最佳贡献,也给予合理的回报。
遵纪守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面对错综复杂的商业环境,我们要用法律遵从的确定性,来应对国际政治的不确定性,以跨越宏观环境的不连续性风险;从组织建设和干部配备上提升对风险内控、合规运营的监管能力;加强和产业生态圈、学术机构的合作,切实为当地做出贡献;坚持实事求是,真实、客观地对外沟通,春雨润物细无声地获得信任。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变化就是契机。我们要建立战略自信,提升适应时代的能力。我们要摒弃“经验主义”和“守成心态”;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过去的成功
不是未来的可靠向导,功劳簿的反面可能是墓志铭。铿锵磨砺勇亮剑,雄心壮志再向前。感谢客户与合作伙伴的长期信任与支持,让我们共同携手、紧密协作,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