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苏州的关闭是资本逐利的选择
近两天被希捷苏州公司关闭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现在经济下行时期,早上的新闻报道说去年税收增速下降(注意:不是下降,是增速下降),换句话说税收收入还是增涨的。国税总局在这个敏感时期强调依法征税、不征过头税,说明已经实际对地方某些乱行政的行为已经有所关注,开始注意到税收到经济下行的影响。而近期所讲的减税,实际是厂房等投资可以抵税的部分企业享受到了营改增带来的好处。
一方面,企业普遍遇到成本上涨、利润下降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公共支出没有减少的迹像。税基减少导致降税空间进一步被压低了。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外资撤离的这一天。
希捷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成立于1979年,市值在100亿美元以上。苏州公司是收购以前迈拓而来的,属于希捷的自有物业。在新加坡工厂关闭搬迁到苏州来以前人数在三四千人,在鼎盛时期超过12000人,也就三四年的光景,突然要全部归零,统统搬走,搬迁的成本自然不会太低。不知道与近年来的反避税力度的加强是否有关,网间传言2015年反避税希捷补交了14亿税款创下记录。
对于这些内控较为完善的公司,不涉及股权的间接转让,仅仅从运营利润里再多交出14亿的税,怎么看来都觉得天文数字。当我们还在为扬州江都反避税补缴几千万税款感到我们税收水平国际化欣喜时,广东补交1个亿很快就刷新了这个记录,在大家撸起袖子大干快上的年代里,江苏立即又以14亿反超一局遥遥领先。最终买单的还是那些失业的劳动者,从那时起,类似于希捷的公司已经开始缩减在华规模,开始寻找新的立身之地。事实上,希捷本身的HHD业务被新的SSD技术取代,希捷传统的市场已经开始下滑。寒冷的宏观环境加速了这个过程。
希捷苏州关了,还有希捷无锡公司,如果希捷无锡将来也关了,我们还有民营企业,如果民营企业也不堪重负了,我们又将如何?宏观经济形势不好,微观上投资减少,似乎看到一大波失业大军在这个冬天像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