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人的思维能力
内审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的学科(或专业),内部审计实务公告1201-1(专业水平)指出内部审计师各司其职时应该拥有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此外为了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技能和品质,IIA于1999年发布了一系列报告,总称《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CFIA)》。CFIA是通过向全世界的内部审计专家发送一系列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后完成的,依据调查结果制定了专业胜任能力标准的综合清单,作为一个胜任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具备的属性,及在一个胜任的内部审计部门中扮演关键角色所需要的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所需技能简要描述

其实好的思维能力对于做好内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CFIA没有单独把思维能力列示出来,思维能力同上述图表的分析、设计能力有类似之处。我认为好的内审思维能力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思维。不要以为战略多么的高大上,其实战略并不是遥不可及。好多单位都在部署年度规划、部门规划,这种规划其实是导向战略目标的。内部审计需要了解公司的战略规划、各部门的规划,因为这是公司、部门的行动纲要,是管理的方向和重点。内部审计只有和公司战略、业务结合起来,才接地气,战略规划的要点为制定内部审计计划指明了的方向。只有具备了战略思维,内审的格局视野会大有不同。
2、风险思维。风险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内部审计不管理风险,但是需要评估和评价风险。从业务流程的端到端,制度流程的缺失、缺陷等方面。内部审计要带着风险的眼睛扫描透视经营存在的漏洞,告知管理当局风险的大小和风险带来的影响,并督促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3、归纳思维。审计师在开展审计项目时,会有很多的审计发现,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从个别的事实提炼出一般和共性,避免在审计报告写作中简单的罗列。
4、联系思维。联系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和事物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多样的。审计师用联系的思维观去做审计项目,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蛛丝马迹中寻找有价值的审计发现。
5、推断思维。每个职业需要职业判断,职业判断是建立在现有知识和经验、事实基础上,审计师做的工作也离不开职业判断,有时候还会推断。审计师形成的判断结论必须客观独立,符合事实,定性准确,绝不能妄下结论、歪曲事实。审计师的推断必须有理有据,建立在充分的调查基础之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6、矛盾思维。举个栗子,审计与财务就是一对矛盾。审计与财务是对立统一的,审计人与财务人凑到一块,那可是针锋相对、唇枪舌战。审计与财务都是职能部门,服务于企业发展,从这个角度看,财审一家亲;审计开展财务审计项目,提出存在的问题,编制财务审计报告,从这个角度看,财务与审计是对立的。其实做审计没有永远的敌人,因为审计需要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关资料、需要得到配合;做审计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因为审计发现要直击被审计单位的痛点。审计师要学会正视矛盾,学会营销审计,策略性的影响他人,充分彰显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学会利用矛盾,擅于整合和调动内外部资源,成为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合作伙伴(咨询服务者)。
内部审计的思维能力锻炼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深入了解公司的业务一线,洞察运营管理的本质,需要边学边做,边做边学,需要长期的审计项目实践淬炼而成。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