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监的日记-- "让我盲签,不行"
内审第九日,下午:
内审”pre-closing”会议。内审经理和中国区各个部门领导们重新一一确认了发现的问题,整改方案,具体负责人以及时间表。最后,告知了审计结果。集团内审评分有四档,这次中国属于第二档,算是通过了。
下班之前,内审经理到我办公室。我再次对他表示了感谢。他问我:“在其他国家,别人听到了这个结果都会欢呼雀跃的,你怎么没什么反应?”我笑了笑:“这是意料之中的。”心里说:“你只是我众多项目的一个。”
若干项目进行中,内审结束以后,要重新排序,转移工作重心了。
……
税务经理做了营改增对公司的影响分析,我根据最近看的一些新闻补充了一些,发现了一些漏洞。公司主要业务都属于增值税范围,因此直接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营改增有可能可以使公司的一些成本降低,所以我们也需要尽可能的考虑潜在的影响及需要做的工作。比如,也许我们的某些工厂投资项目以后可以部分递减增值税了。
各个地方的税务局还在陆陆续续的出台具体政策,我们系统里面的一些设置需要调整,比如供应商的税种相关信息,比如也许报销系统需要加增值税科目等等。
我考虑了一下,觉得就靠我和税务经理两个人半个小时的讨论,对这件事来说太草率。于是提议5月底还是召集相关的人一起充分讨论一次,调动集体的智慧(我们叫deep diveJ)。我建议税务经理让各个公司的税务会计自己也试着提前考虑考虑,做做功课,每个人准备20分钟的分享资料。目前,稍微难一点的项目都是税务经理自己在做,我和她谈,我们最好试试培养培养下面的税务会计,以减轻她的压力,充分利用她的团队资源而且这对员工也是好事。
谈完,税务经理在Lync上对我说谢谢我的宽容。
我知道整个团队都在忙着年审,年终汇算清缴。整个进程因为内审和一个总账的意外住院有些拖延。税务经理自己也忙着中国总部的汇算清缴同时兼顾若干项目。营改增的分析确实不够周到。但是这个时候,只要不是态度问题,是不适合再额外施压的。
……
亚太总部的一个项目在酝酿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发了很具体的时间表。我看了看,具体的很多事都直接标明由我这个职位的人负责。
需要建若干新的成本中心,包括架构调整项目的,包括新的部门成立以后的运行费用的,给了四个工作日完成。
我没有犹豫,直接发邮件给亚太的项目经理和我的老板。告诉他们我会尽力,但是肯定不能按时完成。因为新的部门的负责范围,组织架构,哪几个公司会受影响,都还在讨论中,我需要时间和相关人员讨论。最后,恳请他们下次定Deadline的时候,给一个合理的期限。
项目组有个新加坡的女士具体负责成本中心创建,她对我说,:“你不需要了解进展情况,你只要按照要求建成本中心就好了。”我说:“那设谁为负责人?”她说:“设XXX”(新加坡的一个同事)。我说:“那不合规,不行。”她说:“那就设你。”我说:“设我可以,那我就更需要了解情况了,我所有批的东西都是要负责的。你让我盲签,不行。”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