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并购时代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大并购时代,我们都在大海里浮沉,顺势而为,尽力而为。
目前的位置已经任职一年。一直想把组织架构调整一下。几年前,建立财务服务共享中心以后,公司原本的策略是把财务人员尽量集中在上海的。因此其他地方的原有财务岗位,如果有人离职,就不再续招,或者改招在上海。这个策略随着前任总监的离职而搁浅。在我上任之前,中国区财务总监位子空了八个月。
去年我从HR手里要来部门人员名单和目前汇报线路,因为上述历史原因看起来有些奇怪。直接向我的汇报的有负责应收,应付,总帐,转移定价的高级经理,有中国区税务经理,有合规经理也有散落在南通,昆山等地的会计。
去年四月,我想好了如何调整。打算升职一位同事A,让她全权照顾散落在各地的,以成本为主要职能的各个会计。
就在打算公布的时候,公司宣布要剥离一部分业务,出售。原本打算升职的A是在计划被剥离的业务单元里的。而且剥离以后,我势必要相应调整我的人员数量和结构。面对几个月以后就会发生的变化,我只能等待。这就是所谓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吧。
春节之前,部门同事Lync上问我:“我们剥离业务项目组的钱越花越多,手工调整工作量太大,我们要不要单独建成本中心啊?”
那个时候,外网已经有消息传出来,公司很有可能整个被并购。如果是这样,新股东一定会重新制定公司战略。因此我对她说:“等等吧,如果并购成功,也许剥离的项目会停。”
事实证明,我的直觉是对的。
大并购时代,我们都在大海里浮沉,顺势而为,尽力而为。
朋友圈里A公司的同事在晒着年会的种种精彩。好像一周前的裁员并没有影响到人们的热情。一位友B私信我说:“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我和B都曾在A做过,她现在在公司欧洲总部工作。)
我回她:“同感。”
残酷的职场,残酷的大并购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