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观VS利润表观
会计是记录经济交易的一门语言。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这门语言的逻辑系统,而“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就是会计准则中逻辑起点。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观”呢?
“资产负债表观”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主要关注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向其他方交付经济资源的义务。收入来自于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来自于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由此可得,利润只是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之间的变化,这样利润表的相关科目就成了资产负债表的附属品了。以存货出售为例,企业卖出商品带来了资产负债表上存货这项资产的减少和应收账款或货币资金的增加,中间的差额就是利润。
“利润表观”又是什么呢?
“利润表观”又称之为收入/费用观,主要关注企业的经营业绩。它认为,某一期间内的收益,是当期收入和费用合理配比的结果,当期收到的归属于未来期间的收入,确认负债,当期承担的归属于未来期间的费用,确认为资产。
由此可得,资产和负债的变化仅仅是收入和费用配比之后的余额,资产负债表完全沦为利润表的附庸。比如龙蓝工厂的设备,它就可以看成是未来5年的生产成本,而设备是在当期一次性购入的,相当于当期承担了应归属于未来期间的成本费用,便被确认为资产。
我们的会计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经历了从资产负债表观到利润表观再到资产负债表观的历程。
资产负债表的出现是早于利润表的。
19世纪以前,合伙贸易的经营周期较短,合伙商人在合伙贸易经营周期结束后,以净资产的增值额作为利润分配的依据,利润=资产的增加额+负债的减少额。
银行等债权人也认为,企业拥有较多的资产就意味着其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欧洲许多国家的税法也是以财产税为主。此时的人们只关注资产的存量信息,对于期间损益的流量信息并不关注。
19世纪工业革命成功后,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后,股份公司在西方国家出现,企业经营周期变长,如果还是依靠经营周期结束后的资产增值额作为利润分配的依据,那可是有的等了。
由此,被投资方的期间盈利能力开始获得了关注。同时银行等债权人也意识到,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企业偿债能力并不全面,因为企业只有在破产清算时才会直接以长期资产来偿还债务,在持续经营情况下,企业的期间盈利能力才是债权的安全保障。
而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的发生,使很多原本快速发展的企业遭受沉重打击,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债权人意识到,不仅应当关注企业的短期盈利能力,还应该关注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再次回到以资产负债表观为主导的时代。
那为什么利润表观被抛弃了呢?
因为它根据配比原则将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全部都计入资产负债表中,而不以现实的资产和负债作为标准,这会导致当期损益极容易被操控。
举个例子,龙蓝工厂购买了一批桌子椅子和纸笔,本着劳动人民爱惜财物艰苦朴素的作风,龙猫和蓝同学认为这些玩意儿能用100年,相当于当期承担了未来100年应该承担的费用,所以把这些统统计入资产负债表中,每个损益期间摊销百分之一过来,龙猫和蓝同学看着增加的利润,开心得像两个傻子。
而资产负债表观强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将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剔除出“资产负债表”,对利润的确认也更加严谨。
比如“待摊费用”就被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因为“待摊费用”本质上是一种费用,属于无价值资产,是企业一经发生就已消耗的一项“沉没成本”,它没有使用价值,没有流通性,没有变现价值,属于标准的“三无”财产。
举个例子,龙蓝工厂破产,拿着账面上尚未摊销完毕的纸和笔去抵债(实际上已不知所踪),债权人会教龙猫和蓝同学重新学习做人的道理。
所以各位老铁,你们现在明白资产负债表观为什么能成功上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