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审计工作也需要传承的力量

布织道 / 2022-02-10
文字 正常
  • 标签:
  • 内部审计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在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上,有人采访中国乒乓球队,能够长期保持这么好的成绩,有什么秘密武器?回答就两个字:传承。

    对于现代体育来说,尤其是竞技体育,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运动员不仅比拼的是运动天赋,更是比拼背后的技术力量,可以说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也是技术发展的过程。

    乒乓球运动,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比如接发球,又可以分解许多个技术动作。那么,为什么说中国乒乓球队的秘密武器不是技术,而是看起来很“虚”的传承二字呢?我们联系一下审计工作,就能明白这两个看似普通的二字。

     

    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审计数字化进程越来越快,如果审计人员不会数据分析,不会开发审计模型,不会把审计思路转化为算法,好像越来越不能适应未来的审计工作。那么,以前那些老审计人员积累的经验,以及审计人员自己积累的经验,对于数字化审计还有用吗?或者说审计工作中,还需要传承吗?还能传承什么?

    一、审计工作需要传承吗?

    无论是外部审计还是内部审计,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工作,还是认知层面的工作;不仅由物质经济发展所驱动,还由价值观所影响。在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审计都是有生命的,是社会组织中的有机体,而不是靠审计程序和审计底稿就能生存下来的。

    1.审计技术的传承。审计技术不是冰冷的,不仅仅是以书本的形式展示,也不仅仅是以符号、数字、图表展示,而是要应用到审计活动中去。所以,审计技术一定要活学活用,那些从外部借鉴的新技术或者通过经验积累创新的新技术,要能成功地“嫁接”在审计实务上,这就是传承。

    2.审计思想的传承。审计思想为审计工作提供价值观和方法论,也让审计人员知道为什么做审计,如何做审计,审计该往什么地方走。审计思想不会自己往下延续,而是需要有人传承下去,不然就会中断。可以传承的审计思想,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如果审计思想不能传承,即使之前多么地先进和完善,也会落后和萎缩。

    3.审计文化的传承。没有审计文化,审计自身发展也缺少必要的养分。没有审计文化的审计部门,就没有活力和创造力。培育良好的审计文化才能提供技术和思想生长的土壤。审计文化也是处理内部外摩擦的润滑剂。审计文化如果没有传承,就会出现文化断层,甚至出现文化真空,审计部门也就失去了长期发展的燃料。

    4.审计精神的传承。审计工作没有点精神是坚持不下去的,除非为了混日子,为了躺平过活。精神这种东西也是传承下来的,例如,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没有审计技术,没有审计思想,没有审计文化,那么能留下来的就是审计精神。审计精神的生命力虽然顽强,却需要一代代的审计人去传承下去。

    二、审计工作由谁来传承?

    1.有情怀感的审计人。有情怀的审计人往往不会被暂时的利益所困扰,他们会在从事审计工作的同时,追求心中的理想境界。他们让审计工作成为提升精神境界的一种手段。他们希望通过审计工作帮助组织提升价值,也希望通过审计工作把美好的东西传承下来。

    2.有责任感的审计人。有责任感的审计人不仅会在审计工作中对自己负责,让自己在审计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能力,而且更会对组织负责,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审计工作为组织创造更多的价值。他们会自觉地思考改进审计工作的方法和路径,也会经常性复盘,把好的经验和技术传承下来 。

    3.有事业感的审计人。有事业感的审计人知道,审计工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不仅需要团队间的配合,更需要像接力一样,把审计成果传递下去。有事业感的审计人还知道,审计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地积累,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地添砖加瓦才能把事业的大厦盖起来。这些砖瓦,都是审计人员一点一滴地传承下来的。

    三、审计工作如何传承?

    1.建立机制。很多审计部门没有建立传承的机制,因为没有动力。再仔细分析,因为传承这件事只有长期做下去才能显现出效果,在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几乎没有人推动。其实,只要把传承机制建立起来,运行下去,所有的人都会受益,无论是现在的审计人员,还是后来的审计人员。

    2.形成模式。传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点难,难就难在传承什么?怎么传承?因为传承的东西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传承必须形成可以固化的模式。例如,审计部门可以定期更新审计手册,将审计人员积累的经验固化在手册里;可以将审计技术固化在审计程序中;可以将审计思路固化在审计模型中;可以将审计流程固化在模板中,等等,不断地传承下去。

    3.价值输出。传承哪些东西,首先要看能否进行价值输出。如果传承不能带来成果和价值,传承就失去了意义。传承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而是为了为了创造价值,为了价值创造建立在学习曲线之上。通过传承,审计成果能够发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能够发生从0到1的飞跃,还可能影响到审计价值观的改变。

    四、结束语

    有了传承,就有了改进的基础,就有了创新的起跳板,更能防止不断地做重复性劳动。很多审计部门把大部分精力或注意力放在创新上,而不注意积累和传承,造成许多优秀的经验和成果被搁置,从而失去了“保质期”,失去了价值。然后,又重新花费大量资源再次探索和尝试,几年过去,回头看看,竟然还在原地踏步走。

    布织道

    作者
    • 布织道 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内从事10年以上内部审计工作,MBA、CPA、CIA
      微信公众号:内部审计思想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