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审计大咖们只差一个认知体系
革命不分先后。我们总会看到一些审计新人,经过几年的努力,迅速成长为审计骨干和技术能手,时不时他们还能在重要期刊上发表专业文章,在内审圈很快就小有名气,着实让人羡慕。还有些审计人员,一晃五、六年过去了,虽然也涨了点审计经验,但仍然是“默默无闻”。到底那些人怎么能够成长为审计大咖?你们之间的差距在哪里?你可以说,差距在:学习、思考、总结等方面,但从结果来看,你和审计大咖之间差了一个“认知体系”。
什么是“认知体系”?认知体系就是知识点、个人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经验等在某种框架下的组合。认知体系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的,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认识、经验等,但是大多数人没想到,或者不愿意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而认知体系就是普通审计人员和审计大咖之间,最明显又最隐蔽的差距。
审计人员为什么要有自己的认知体系?最主要的原因:认知体系是可以不断生长和自我完善的,同时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如果没有认知体系,审计人员的知识、认识、经验是散落的,即使各方面有所增长,但都是无意识的,到头来还可能被遗忘和忽视。知识、认识、经验像人体的肌肉、内脏、神经,而认知体系就像人体的骨骼,骨骼把肌肉、内脏、神经组合成一个整体,人体才能更加协调地生长。审计人员通过建立认知体系,可以掌握自己的哪些审计知识、技能是欠缺的,又可以把好的经验固化下来,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即使审计人员刚开始建立的认知体系有一定的缺陷,但因为有了一个去不断的审视的体系,才能够去逐步地完善和优化认知体系。人类的大脑不可能凭空地思考,必须有一定的媒介,如图像、文字、数字等。认知体系就是助力审计人员成长的一个思想工具。
审计人员如何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首先,要建立知识体系。由于内审工作的特点,审计人员只有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才能完成新的任务,拓展业务领域。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审计人员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正因如此,审计人员通过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就能够知道哪些是知识的短板,即使不去深入学习,审计人员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储备,至少知道该如何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其次,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概念,是对事物认识的最概括的描述。对概念的理解是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的基础。对审计发现的定性,不同的审计人员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这也是因为对概念的不同理解。概念系统应该适时地更新和扩容。审计人员不仅应该加深对经济活动的理解,还应该扩展对之前未接触到的经济活动的了解。再次,建立观念系统。如果说概念系统是底层、最基础的系统,那么观念系统是对一件乃至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整体理解。审计人员的观念系统既是整体性、综合性判断,又是一整套方法论。最后,建立促进自己不断升级的动力系统。审计人员应该通过实践和学习,自觉地更新知识体系,完善概念系统和观念系统,不断升级的动力来自哪里,又来自审计人员对目标、价值、努力、自我等的认识。认知体系其实是自我循环、有生命力的系统。
更形象地说,认知体系是审计人员大脑中的操作系统。一名内审人员的能力高低就由其操作系统来决定。电脑有了操作系统,才能真正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而审计人员的认知体系,既能帮助处理和解决审计问题,又能促进审计人员的自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