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算清缴轶事] 研发费还敢这样玩!利用加计调节应纳税额?
又到汇算清缴季,分享一下汇算清缴当中的轶事。有些企业的财税人员真是创意不断,小聪明神操作不断。
PS:均非小编客户,小编不公开讨论客户情况。
小编曾在去年的贴子中,讨论过如何正确利用优惠政策,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又享受了优惠。
[税筹探讨] 研发费加计筹划 正确的打开方式
政策支持企业研发的力度日益加大,研发费加计扣除日益普及,许多企业都享受到了研发费加计的实在优惠。
而一些神操作也产生了!
案例背景
小明是一名税务师,为创意公司提供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服务。创意公司是生产企业。小明发现创意公司2020年12月有几笔很奇怪的调整:
2、调整 “直接材料” 100万到 “研发费用”
3、合计:冲减 ”主营业务成本“ 200万,增加 ”研发费用“ 200万。
分录:
借:研发费用 200万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0万
小明问会计:为什么要这样调整?
会计说:研发是实际发生的,调整出来的折旧费是研发设备的折旧,调整出来的直接材料是研发投入的材料。之前账务处理错误了,年末纠正过来而已。
小明问:有什么证据支持调整吗?
会计说:有!有研发费用辅助台账呀。台账上面有记录这些”折旧费“和”直接材料费“。
小明想不明白,研发辅助台账也是财务部门编制的,既然辅助账能有研发费用的数据,说明会计能获取研发费用的数据和凭证,那为什么会计会做错账?要到12月再调整?
操纵研发费减少应纳税额?
小明进一步分析创意公司的报表,发现创意公司2020年度利润180万元。
调整前:
创意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180*25%=45万元
调整后:
加计扣除研发费=200*75%=150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180-150)*25%=7.5万元
(PS: 假设创意公司非小微企业)
于是小明产生了一个猜想:
创意公司年末调整研发费用,是为了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减少应纳税额!
风险分析
小明认为:创意公司明显是虚构研发费用,调节应纳税额。是偷税的行为。
为什么创意公司如此简单粗暴,居然直接在年末一次性的调整?
小明分析原因可能如下:
1、创意公司的会计未能合理 ”估计“ 创意公司的利润,导致年末利润过高,老板不满意,于是临时”调整“研发费用,通过加计减少纳税。
2、研发费用辅助台账是第三方机构代编的,而第三方机构是不帮企业处理财务账的,所以创意公司的会计为了省事,就直接一次性调整财务账。
3、创意公司的会计认为,现在政策大力支持企业研发,税务机关也积极落实企业应享尽享税收优惠,所以研发费用加计的稽查风险很小。
创意公司的会计则坚持要求税前扣除,认为小明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创意公司的研发费用不真实!
小明建议创意公司:
据实核算研发费用,按实际享受税收优惠,勿将税收优惠和政策倾向视为有机可乘。否则物极必反,一旦稽查虚构研发费用偷税,创意公司的情况是一查一个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