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财会or审计面试题的解读
1、Q:本公司系一家买卖粮食的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间隔性比较强,比如2013年收到1000w,2015年收到5000w,2016年收到1500w。如果实现能够被认定经常性?
A:定量定额。收款时间不影响是否经常性的判断。
2、Q:税务局检查发现子公司存在一张采购替代发票,进行处罚,你觉得如何处理?
A:先要请教3个问题:问题1:是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问题2:交易是不是真实的?问题3:付款流、合同签订主体等是否与发票开具对象一致。
Q:问题1:专用发票;问题2:真实,业务员找人替开;问题3:不一致;
A:属于内控问题。首先: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主要为供应商遴选环节与财务的补偿性控制没有做好。既然不能开具专票,一般应该不属于供应商合格名单里面;另外一方,财务的补偿性控制失效,既然明知道发票不合规,为什么还付款。当然,也可能是子公司管理层(包括各个业务部门)是默许的。采购方与被采购方利益关系也值得去调查下。
3、Q:如果你作为一个合规部负责人,怎么入手工作?
A:请问合规主要指哪些方面?会计核算及对外披露合规性还是?
Q:那你就从这个方面说吧。
A:外部:a:审计师等的意见及历年发现的问题:b:近年的一些处罚;
内部:a:倾听您们意见;b:自己利用专业知识分析下。
Q:其实下面各个子公司的意见也非常重要。
A:您说的对。
4、Q:如果我司需要支付常年合作的销售商负责的个人一笔佣金,如何处理为好?
A:需要明确2个前提:前提1,公司支付是个人支付还是公账支付?前提2:支付给对方个人,销售商是否知情?
Q:公账支付。销售商是否知情,你分析下。
A:供应商不知情,该问题不再仅仅是一个财务问题了,而是一个商业贿赂问题,公司存在被起诉为行贿风险,未来合作无法开展下去,建议不要走公账。
Q:那如果知情呢?
A:见到的有这么几类操作模式:
1、公司给本公司业务员,以业绩经费等形式报销,再传递给对方个人;
2、公司以咨询费形式,支付给对方个人;
3、公司直接给销售商,以返利折扣形式,再销售商以奖金形式支付出去。
Q:嗯。1的路线太长,更容易腐败。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