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炒金亚科技突显A股赌场本色
本文发表于《证券市场周刊》
近日,因涉嫌财务造假而长期停牌的金亚科技复牌交易后,股价遭遇暴炒,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4月7日,金亚科技巨量换手后股价上封涨停,当日换手率高达58%,次日,股价继续大涨6.6%,上周五(4月15日),在经历数日的震荡后再度涨停,报收于23.99元。
一个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的公司可以值多少钱?
一个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的公司,在A股市场上究竟价值几何呢?金亚科技给出的答案是80多亿元!
金亚科技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于2015年6月4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该公司于2015年6月5日为此发布了公告,随后其股票于2015年6月10日开始长期停牌。
2015年8月31日,金亚科技发布公告称,通过财务自查,发现其以前年度存在重大会计差错,并予以追溯调整。从金亚科技自查情况来看,金亚科技虚增2014年净利润1931.11万元、2014年之前的以前年度历年累计虚增净利润金额高达29502.02万元!2014年及以前年度历年累计虚增净利润金额高达31433.13万元!另一方面,金亚科技还被其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22094.54万元。
金亚科技发布的公告中仅调整了其2014年的财务报表,金亚科技2014年前究竟虚增了哪一年或哪些年的净利润,如何虚增净利润,历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相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虚增情况如何,金亚科技迄今未做出说明,证监会也没有发布调查结果。
金亚科技于2009年10月发行上市,是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一;金亚科技历年财报显示,自2009年上市以来,2009年-2014年六年间金亚科技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之和为5944.85万元,金亚科技虚增的利润金额相当于其上市六年间所披露的净利润之和的5.3倍!
金亚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其上市前三年(2006-2008年)利润之和为7907.41万元,上市前三年与上市后六年(2006-2014年)这九年间其历年财报所披露的净利润之和累计为13852.26万元。考虑到其虚增的净利润31433.13万元,这九年间其实际的净利润金额累计额为-17580.87万元。这意味着这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三年与上市后六年这九年之间累计发生巨额亏损,九年间可能从未实现过盈利!
根据金亚科技发布的2015年3季报,截止2015年9月30日,金亚科技账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仅为20059.74万元。2009年10月金亚科技IPO募集资金净额为39186万元,这意味着,如果该公司没有上市融资的话,其净资产仅为-19126.26万元,该公司将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状态。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家净资产为-19126.26万元、长期亏损的公司,通过IPO上市,募集资金39186万元,这家公司就可以价值80多亿元了吗?
实际上,金亚科技在IPO之前,2006年-2009年6月间,该公司还先后进行了四次私募股权融资,共募集资金9950万元,剔除历次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该公司净资产仅为-29076.26万元。
金亚科技因财务造假而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根据金亚科技发布的自查公告,金亚科技涉及巨额财务造假和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问题,一旦案件查处结果公布,金亚科技很可能将面临巨额索赔。股灾前金亚科技股价曾上涨至68.3元,总市值高达181.8亿元,金亚科技造假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可能远高于其2.01亿元的账面净资产,考虑到金亚科技因造假面临赔偿而产生的债务,金亚科技可能将陷入严重资不抵债的困境。
创业板明令禁止借壳,且金亚科技因财务造假而面临退市风险。一家身陷巨额造假丑闻、剔除IPO股权融资后净资产为负、且因造假或面临巨额索赔的公司,其80多亿元的估值究竟从何而来?
金亚科技遭遇暴炒为哪般?
因涉嫌财务造假被长期停牌,面临退市风险,另一方面,金亚科技停牌期间,A股市场先后爆发三轮股灾。今年初,持有金亚科技股票的公募基金都大幅下调了金亚科技的估值:
1月19日,持有481万股金亚科技的易方达下调其估值至8.67元,1月26日,汇添富下调金亚科技估值至8.67元,2月19日,广发基金下调金亚科技股价估值至8.67元,此后,富国基金、交银施德罗、银河基金、海富通、汇丰晋信等5家公募基金纷纷将金亚科技股价的估值下调至8元多。
停牌前最后交易日(2015年6月9日)金亚科技的收盘价为44.95元,停牌期间金亚科技实施了每10股转增3股、派现0.9元的分配方案,除权后的价格为34.58元。上周五(2016年4月15日),金亚科技以涨停价收盘于23.99元;2015年6月9日至2016年4月15日,金亚科技累计跌幅30.62%,同期创业板指数由3705.54点下跌至2309.68点,累计跌幅达37.67%。一家涉嫌严重造假、巨额资金被大股东违规占用的上市公司,股价跌幅居然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其内在逻辑何在?金亚科技的暴炒,仅仅是由于游资炒作,还是有机构合谋、操纵股价?
业绩造假,巨额亏损、乃至严重资不抵债,股价却遭遇暴炒,这样的情形在A股市场已经屡见不鲜,金亚科技不是第一家,或许也不是最后一家。造假有理、越穷越光荣,上市公司质量越差,越受到市场追捧,A股市场已经彻底沦为一个劣币驱逐良劣的市场。令人困惑的是,我们的市场何以沦落到这个地步?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股票市场的基石,当一个市场上充斥着这样的烂公司,没有人再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我们的股票市场还会有未来吗?
深交所为何态度暧昧?
根据金亚科技发布的自查报告,金亚科技历年累计虚增净利润金额高达31433.13万元,被其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22094.54万元;金亚科技自查报告实际上已经承认了其涉及巨额财务造假和巨额资金被大股东占用问题,其造假金额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可能皆远甚于当年的万福生科造假案,且该公司还存在巨额资金被大股东占用问题,金亚科技造假案很可能是一个比当年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更大的造假丑闻。
令人费解的是,自去年8月金亚科技发布自查报告以来,深交所却始终沉默以对、表现为出奇的冷静,没有对金亚科技造假案做出任何反应。
在这里,不妨将金亚科技造假案与当年的万福生科造假案作一个比较:
2012年10月26日,万福生科发布2012年中报更正公告称:公司在2012年半年报中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其2012年半年报中虚增营业收入18759万元、虚增营业成本14556万元、虚增利润4023.1万元。
时隔一个多月后,2012年11月22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因万福生科2012年半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决定对万福生科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
此后,万福生科又于2013年3月2日发布重大事项公告称,公司2008年至2011年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
自查报告显示,万福生科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净利润16000万元,2012年上半年虚增利润4023.1万元,合计虚增净利润20023万元;而金亚科技虚增2014年净利润1931.11万元、2014年及以前年度历年累计虚增净利润金额高达31433.13万元。另一方面,金亚科技还被其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22094.54万元。
根据自查情况可以看出,金亚科技虚增净利润金额远高于当年万福生科造假案虚增净利润的金额。万科生科于2012年10月发布自查报告、披露造假丑闻,时隔一个多月后的2012年11月,深交所就发布公告,对万福生科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
而金亚科技历年虚增净利润金额显著高于万福生科造假案,且金亚科技还涉及大股东违规占用巨额资金问题。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自去年8月金亚科技发布自查报告、其造假丑闻曝光以来,深交所对此却始终保持沉默。这是否意味着,深交所在处理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时将更为宽容?这是否意味着金亚科技最终能够逃脱退市的处罚?深交所的暧昧态度是否为金亚科技复牌以来的股价暴炒提供了底气?
创业板市场自2009年10月推出以来,管理层一直强调对创业板实施更严格的退市标准。6年多时间过去了,迄今尚无一家退市。2014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该项史上最严厉的退市制度实施以来也已一年多了。随着金亚科技造假丑闻的曝光,创业板是否将迎来首只退市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市场迎来的却是金亚科技复牌后的疯狂炒作。
金亚科技退市与否,将成为检验深交所是否严格执行退市规则的试金石。如果金亚科技之类的恶意造假公司仍然能够继续在这个市场上招摇过市,那么,也就意味着,所谓的创业板退市规则不过形同虚设,这个市场上骗子与傻子的游戏仍可以继续玩下去。事实上,近年来,创业板市场的暴涨暴跌,远甚于主板市场,创业板实际上已沦为充斥着垃圾股的另一个主板市场。
2001年,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提出著名的赌场论:中国股市不仅很像一个赌场,而且还是一个没有规矩的赌场,一个有人可以看别人底牌的赌场。令人遗憾的是,15年后的今天,A股市场在经历几轮暴涨暴跌之后,仍然是一个没有规矩的赌场,一个充斥着骗子与谎言的冒险家的乐园。金亚科技的暴炒,突显了A股市场的赌场本色。长期以来,A股市场一直深陷暴涨暴跌的怪圈难以自拔,2015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更是先后爆发了三轮股灾。当一个市场上像金亚科技之类的垃圾股横行,乃至股价遭遇疯狂炒作,谁将为这样的疯狂买单?我们这个市场是否还将孕育着下一轮更为惨烈的股灾?
救救A股,救救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