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模型建设的“四个围绕”和“四个突破”
未来的审计师,也应该是数据分析师,至少也是准数据分析师。而审计模型,或者是数据分析模型,实现数据分析和挖掘的重要工具。
在审计模型建设中,审计师们应该围绕四个方面,不断实现四个突破。
“四个围绕”
1.围绕重点建模型:了解最新业务政策,结合以往审计发现,对重点业务领域,尤其是资源聚集、资金集中、资产富集的业务领域,开展风险排查和内控梳理。对已建立审计模型的业务领域,根据业务流程的变化,优化和完善审计模型。对未建立审计模型的业务领域,尝试建立模型。
2.围绕作业建模型:审计模型要为审计作业服务,应该通过其使用提高审计效率,使审计师获得更全面、更客观的判断。随着远程审计的开展,依托审计模型获得审计发现的需求越来越大。反过来,审计模型也能对审计程序的完善和优化产生促进作用。
3.围绕创新建模型:现代审计需要数据驱动,也需要创新驱动。审计模型建设既是数据驱动的切入点,也是创新驱动的落脚点之一。审计师要通过审计模型实现思路的创新和审计领域的拓展,通过开发审计模型尝试不同的检查路径和不同的关联关系。
4.围绕成果建模型:审计师可以在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或者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来进行模型开发。借助分析平台,通过审计模型的运行,使原来单点的审计发现,形成线和面的审计发现。审计模型建设需要阶段性盘点、复盘,将成果和经验形成方法,反哺模型开发思路。
“四个突破”
1.思维模式有突破:对于大多数审计师来说,因为专业背景情况,还不具备数据思维,模型思维,也少有数据分析的意识和敏感性,所以应该培养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的意识和习惯。
2.方法路径有突破:审计模型的开发涉及大量的统计知识、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要将这些知识的方法论运用到审计模型设计上。审计师可以结合自身专业以及实务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型开发方法路径,并结合数据分析的方法,拓展审计模型开发路径。
3.审计发现有突破:审计师能够借助审计模型,更加精准的发现问题线索,甚至锁定具体问题,不能仍然停留在思路模型和方法模型上。对以往开发的“颗粒度”或维度较粗的审计模型,逐步提高精细度。
4.系统转化有突破:实现两个“转化”:从个人建立和使用的审计模型转化为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公共使用的审计模型。从使用线下分析工具开发审计模型转化为可以使用线上分析工具开发审计模型。
因为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没有信息技术的专业背景,所以在审计模型的开发中,总有一些畏惧甚至抵触的情绪。如何克服这种情绪?一是开放视野,不要把审计模型想象成复杂的数据模型或统计模型,而是从一些简单、简明的思路模型和逻辑模型入手,不断地增加信息技术的要素进去。二是先从掌握一种审计软件入手,慢慢地学习一些数据分析技术和信息技术,当然,还可以请教既有审计经验又有信息技术应用经验的老师。三是加强与在审计模型开发使用较为成熟审计部门的交流、学习。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