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审计部门:短期看项目,中期看管理,长期看文化
采用正确的方法,加上应有的努力,审计部门可以做得出色。但出色也有三种情况:短期内出色,但很快就走向平庸;在三至五年时间,审计成果可圈可点,但逐渐发展乏力:长期保持创新活力,不断开拓审计领域,审计价值越发凸显。
审计部门要做到长期出色谈何容易,很多时候我们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在审计项目,很少去想如何让审计部门能够长期地出色。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长期待在审计部门的并不是审计部门领导者,只是一般的管理人员或资深人员。下面,我们抛出三个观点,或者是一个整体观点,供大家批评指正:
1.短期看项目
审计工作从形式上看,大部分时间都是围绕着审计项目来开展。审计项目做得好,就可能会有大的审计发现,或者有好的审计建议。审计发现越大,越能引起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重视,审计部门越可能受到积极的评价。一个新上任的审计部门负责人,要引起董事会或管理层的重视,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做好审计项目,争取有重要的审计发现,或者通过审计项目能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审计项目是提高审计影响力最直接、最快捷的抓手。当然,审计项目的质量管控也是一项性的工作。
2.中期看管理
如果把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审计项目上,不能投入适当资源投入到审计部门的管理上,审计项目是否能够大的收获,基本上靠运气或审计人员个人的能力了。审计部门的管理包括什么?主要有制度流程体系建设、信息技术应用、考核机制建立、培训体系建立等等。审计部门只有做好管理,才能从全方位推动审计创新和发展,才能整合审计资源,才能激发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审计部门的管理工作在短期内不能显著,但一时间一长,管理效能一定会带来审计成果价值的提升。
3.长期看文化
文化可以归入管理的范畴,但健康的审计文化又不是靠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获得的。文化是无形的,不像管理那样,能够通过表格、数字、文字等可以看到、感受到;也不像管理那样,能够在中短期内可以看到正面效果。但一旦审计部门的文化出现不健康、和谐的因素,再好的制度、管理手段都会被钻空子、搞特殊,给审计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让少数审计人员不去遵守职业操守。打个比喻,如果审计项目是庄稼,那么管理就是农业工具,文化就是土壤。没有好的土壤,再好的种子,再好的肥料、农业工具都不能让种子长成好庄稼。审计发展最底层的土壤还是一种文化。审计部门内部的文化要和外部的文化紧密衔接起来。
项目、管理、文化,对于建设一个出色乃至卓越的审计部门来说,都需要给予合理的资源投入。审计部门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三个方面给予不同的关注。审计部门的底子不同,在这三个方面分配的资源也不同。项目、管理、文化,三者缺一不可,既不能脱离审计项目谈管理和文化,也不能只盯着审计项目而忽视管理和文化。还有,这三个方面要有审计部门不同层级的人员来开展工作;相应的,审计部门不同层级的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