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1:回归会计原理追溯管理驱动原因
很多老板和管理者在学习财务的时候都会向我抱怨说,你们那个财务会计里面的借贷会计分录真是难以理解,确实也是如此。
我自己回忆我当年初学会计的时候,也对“为什么借?为什么贷?”这个问题觉得难以理解,那么经过多年的实践,我给广大的创业者和老板们在学习财务时候的第一个忠告,就是在学习财务会计的时候,要完全抛弃借贷这样的一种观念,“借贷怎么来?”、“为什么借?为什么贷?”这是专业人士需要去了解的内容。
而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些非财务人士来讲的话,在学习财务和会计的时候,应该要把财务作为一个全世界通用的商业游戏规则,把它还原到制度设计的背景里,去追溯这样的一个商业游戏规则设计的原因,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制度?这种制度设计背后的初衷是怎么样的?所以这种思考方式我相信,对于我们的广大的创业者和老板们来讲,在我们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无论面临到多么细小的一件事情,都要用这种彻底思考的方式来进行思考,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合理性。
我们举一个折旧的例子,我当年在学折旧的时候,也是弄不清楚为什么要计提折旧,计提折旧背后究竟基于什么样的一个考虑。如果我们的各位老板去问你的财务人员,为什么要提折旧?估计啊,他们一般都会这么告诉你,我们企业买的那个机器设备,它可以使用很多年,但是这些机器设备和我们买原材料不一样,我们买的原材料投入生产以后,它的物理形态就发生变化,就会变成产品,销售之后就会变成企业的销售成本。但是我们的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当中,它的物理形态并不会发生直接的变化,它可以使用很多年。
所以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应该把我们的机器设备的购买价值,按照一个合理使用的年数平均分摊到每一年里。这样的话,通过计提折旧的形式,把我们的机器设备平均分摊到了它所合理使用的经营寿命里。那么这种思维方式就体现了,我们会计里面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配比原则。
当然作为一个管理者,当我们理解了这个以后,我觉得我们的理解不应该仅限于此,我们还应思考一下这种折旧的制度,它出台背后有没有什么管理驱动上的一个原因。
我们看一个企业,如果我们老板辛辛苦苦打拼了一年,赚了一百万的现金在手上,但是我们会计在计算利润的时候却要扣除比如说十万块钱的折旧,这个时候我们老板可供分配的利润的计算基数就不是一百万,而只是一百万减十万块钱的折旧,就是九十万的计算基数。那么计提折旧有什么样的好处呢?好处就在于我们把这十万块钱的折旧所对应的现金沉淀在了公司的账上,等到这个设备用了几年以后用不了了,我们公司才会有钱可以去重新购买新的设备。如果我们在这个设备购买的时候就一次性打入成本和费用,那么等到我们的设备需要更新改造的时候,结果我们一看前几年赚来的钱被老板和股东全部分掉,这个时候公司就难以为继。
所以计提折旧,它在管理上驱动的原因就是我们需要为我们的设备更新改造支出,预留下一款现金,这就是折旧这种制度它在管理上的驱动要素。
所以通过折旧这样一个例子,我给广大的创业者和老板们在学习财务时候的第一个忠告,就是我们要通过去追溯会计的原理和原则,站在一个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这种通用的商业游戏规则,它出台背后管理上的驱动原因。通过这种方式,我相信的话,那些枯燥无味的会计游戏规则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得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