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部门来了新人,要先做好五件事情
人员留存率是很多审计部门头疼的事情。然而,我们先不谈留存率的问题,要先谈谈审计新人刚上岗时要对他们做哪些事情。无论审计部门留存率如何,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主管都希望新人能够快速成长,及早成为独挡一面的骨干。但是,不要急,不要新人一来就把他们扔到业务部门、经营机构去锻炼,也不要急于就开展制式化的入职培训。在给审计新人指定指导人之后,指导人要通过五个动作,来后面的实习、培训打好基础。
1.启动意愿。实际上,在很多审计新人开始审计工作前,并不十分了解内部审计,尤其是来自审计以外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很多审计新人的工作意愿只是来自抽象的个人成长,或者挣一份靠专业吃饭的薪资。启动审计新人的意愿,要让他们知道通过审计工作能为组织带来什么,能为个人带来什么,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等等。要知道,一个人除非把审计当做自己的事业,不然,工作的意愿很快随着工作的时长而慢慢磨灭的。
2.了解现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审计工作,表面很风光,内心很抓狂。启动了审计新人的意愿,也要让他们做好迎接现实困难的心理准备。书本上的、媒体上对内部审计的宣传也会让审计新人对现状有认知的偏差。为了减少审计新人心理落差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将内部审计的现状以及如何面对现状向他们剖析。个别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主管只把一些好的方面展示给审计新人,而没有把困难和挑战揭示出来。
3.展望未来。内部审计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内部审计师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内部审计今后在组织里还将扮演什么角色?内部审计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目前的审计模式和人工智能审计、大数据审计还有多大差距?审计部门的整体水平在行业内外有没有进一步提升的期望?如果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主管不去关心内部审计未来,并给审计新人构画未来的蓝图,审计新人对于未来又有多少想法呢?没有想法和思想的审计人员,和审计工具又有多大的区别?
4.规划成长。未来的职场,个人价值是否能够实现将会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不要老讲个人为组织创造价值,组织不能让个人实现价值,组织也会被个人所抛弃。就连世界500强的企业,据说也只有平均40年的时间在500强中,更不要说企业的平均寿命。个人需要为未来的成长进行规划,作为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主管,他们给审计新人的未来规划也更有意义。
5.制订计划。审计新人要有培训计划、学习计划、实习计划。审计新人的背景、经历各不相同,不仅要给他们进行制式化的培训,如果条件允许,还要进行定制化的培训。审计新人要在指导人的辅导下,制订详细而且目标清晰、可量化的学习计划。同时,实习计划也要分步骤、分阶段,针对性强。审计部门要一套制订新人计划的方法论、工具,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其模板。
随着教育水平和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审计新人,尤其是应届大学生、研究生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他们的思维方法、模式和老一代的审计人员有很大的不同。既然把审计新人当做新鲜血液来充实审计队伍、优化审计知识结构,那么,审计部门的各级管理者,都要做好新的准备来迎接审计新人,在帮助实现他们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