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按最低工资标准给员工上社保,有什么风险吗?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为了降低成本费用,现在很多企业在给员工缴纳社保时没有严格按照法定缴费基数进行,这么做有老板的私心,也有企业的无奈。这样的现象在民营企业非常普遍,对于此中风险可以用“只闻雷声不见于雨”来形容。
问:请教一个关于社保的问题,北京目前最低参保基数为2834元,我们公司员工的工资基本上在4500元以上,而老板只愿意按最低工资标准交社保,这么处理有什么风险吗?
答:社保缴费基数一般以员工月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具体分三种情况:
(1)月均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月均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月均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
这里月均工资的计算是有讲究的,指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12个月的工资总额除以12计算得出。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所以计算出来的月均工资要大于员工的月薪。
为了降低成本费用,现在很多企业在给员工缴纳社保时没有严格按照法定缴费基数进行,这么做有老板的私心,也有企业的无奈。这样的现象在民营企业非常普遍,对于此中风险可以用“只闻雷声不见于雨”来形容。企业赶上社保稽查的概率很低,基本上是员工不举报、不诉诸法律,就能逃过被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