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报送统计信息是不是“大企业病”的一种表现
这里只谈企业里的事情。在企业里的员工,尤其是从事后援管理工作的员工,会不会遇到重复报送统计信息的情况?比如,总部某业务部门要求下级机构上报业务人员的基本情况表,过了一段时间,总部人事部门也要求下级机构上报业务人员的基本情况表。又比如,上年已经上报过某信息统计表,而第二年,上级部门又要报送相同的信息统计表。还比如,上级某业务部门让下级部门报送业务人员异动情况,而这些统计信息在人事部门能够很快查到。以上这些现象,尤其出现在一些大中型企业。
按理说,信息技术这么发达的时代,很多信息可以在数据库里保存,可以在内部网络上共享,可以在数据库里查找、提取。在大中型企业,信息技术得到较多地应用,各种业务系统、财务系统、统计系统被一个个开发出来。但是,重复报送统计信息的情况往往就是在大中型企业里出现的。
重复报送统计信息,一方面会浪费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不仅有时间成本,还有经济成本;另一方面还会影响那些填报人员的情绪,对企业的机制产生不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试试查找一下原因:
1.上级部门或收取统计信息的部门懒得去系统里或数据档案中查找数据信息。信息报送部门把数据信息报送过来,信息收取部门一汇总就可以了。
2.上级部门或收取统计信息的部门为了避免担责任。如果从系统里提取数据信息,万一错了怎么办?而汇总相对承担责任和风险会小一些,顶多是下级部门或报送部门把数据错误。
3.系统数据不能共享。每个业务渠道和后援管理部门使用的系统都是封闭的,不能共享数据。
4.上级部门之间的数据是保密的,如果要使用,需要比较繁琐的手续。当然了,所谓的保密原则是很好的借口。
5.没有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更新,需要手工统计。
6.管理的随意性,有些数据信息统计表本来可以不报送。
关于原因还有很多,大家还可以找到更多。
重复报送统计信息是不是“大企业病”呢?是不是可以不被高层管理者重视呢?每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如果企业在上升期,有大量的现金流入,可以创造大量的利润,那么,多报几次统计信息表又有什么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现象扩大、引申、联系。节约时间成本算不算也是创造价值呢?减少员工的负面情绪,会不会少抵消员工的积极性和活力呢?组织里,团队中,当我们能够为其他部门、团队、个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是不是也能为组织创造价值呢?各部门、业务渠道间越来越割裂开来,会不会影响组织整体价值的创造呢?我们要实行什么样的扁平化管理呢?后援管理部门如何能为业务部门、为下级的后援管理部门做好服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