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为什么内审人员那么难招
这几天,在一个内审微信群里,不少内审同行都在抱怨:内审人员不好招。内审人员确实不好招,笔者的切身体会也是如此。内审人员不仅难招,而且留存率低。因为留存率,所以内审部门就要不断地招收内审人员进行补充。内审人员难招的最基本的一个原因就是:要求高,待遇低,压力大。前段时间做过一个统计调查,竟然发现内审人员离职的首要原因不是待遇低和压力大,而是内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低。内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低,也必然带来内审人员的待遇上不去,并且由于内审部门的定位,内审人员还要面临很大的压力,克服各种矛盾。
这里也许有一个可以引起讨论的话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内审部门或内审人员先经过努力和尝试、不断提升内审工作的效果、为组织创造更多价值的情况下,内审部门的地位得到提高,内审人员的待遇得到改善?还是组织一开始就给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很高的定位,给予较好的待遇,从而促进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积极开拓内审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内审的增值服务?
从组织角度看,管理层更愿意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先把活干出来,而且干得漂亮,才会逐步提升内审部门的地位,给予内审人员一定的待遇。
从内审部门或内审人员的角度看,他们更愿意组织能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平台,为内审人员提供优厚的待遇,这样,内审人员才能发挥更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不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例子恰不恰当,但从进化论来看,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漫漫的进化过程中,鸡和蛋是从既不是鸡也不是蛋的东西进化而来的,或者鸡和蛋是从接近于鸡和蛋的东西进化而来。
商业是一个大的生态环境,组织是一个小的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下,事物是不断地进化或演化的。内审部门或内审人员想要发展,肯定先要适应环境,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去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肯定要在发展中去解决。要么适应,要么争取,要么转型。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