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振隆财务造假:都是税收惹的祸?(2)
昨天,证监会公告了对保荐人信达证券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了振隆财务造假的部分信息。
小易手中只有一稿申报稿,所以无法对比四稿之间的差异。
结合行政处罚决定书,小易给您说说振隆是如何造假的。
1、上榜=优秀,这是真的吗?
从网上扒了扒振隆的信息,发现振隆的形象还是挺高大上的。
海关信息网(www.haiguan.info)公布的2013、2014年“农产品出口企业百强榜”显示,振隆分别排名35、36名,同期上榜的有贵州茅台、中粮屯河等知名企业。
在百强的光环下,公众习惯了仰视,忘了地上可能有深坑。
农产品出口免税,给虚增出口业绩可以说提供了便利。
2、海外销售真实性未能核实
公司主要产品为外销,而审核主要依赖了询证程序。关键是会计师的询证函是由振隆寄发的,程序存在明显瑕疵。信达证券未能从海关等机构确定振隆销售的真实性。
同时,信达证券对振隆境外客户走访不充分,仅在2011年11月至12月期间现场走访了荷兰的HCH公司、QF公司、SC公司、MEN公司,德国的AGA公司、KG公司、SP公司,丹麦的DLG公司等共8家客户,这8家客户销售额合计分别占振隆特产2012年外销收入的28.12%、2013年外销收入的22.47%、2014年外销收入的22.32%。
信达证券在对境外客户走访中未调取销售合同等相关凭证,在访谈境外客户时未聘请第三方翻译,访谈内容的真实性存疑。访谈记录的制作程序存在明显瑕疵,境外访谈仅聘请律师参与见证了访谈尽职调查整个过程,未取得境外客户对访谈记录的确认签字,并在回国后制作与境外客户的访谈记录,记录里的销售数量和金额是回国后根据财务资料补充的,访谈记录的法律效力待定。
2012年至2014年信达证券未对境外客户进行实地访谈。此外,信达证券没有关注境外客户销售合同格式存在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3、产能持续上升,能耗出现异常
(1)报告期内产能情况
(2)报告期内,主要能源消耗情况
报告期内,振隆每年实际产能均超过设计产能30%左右,设备超负荷运转是否可能,值得怀疑。同时,在总产能逐年大幅递增的同时,能耗未能同步递增,尤其是煤炭消耗在2012年还大幅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