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学习管理书《合伙人》笔记三:如何提高选才成功率?
在国内,我们在选人方面考核的指标往往是运用应聘者比率、员工录用比率、招聘完成比率、员工到位率、同批雇员留存率、同批雇员损失率等传统指标,主要考核部门是人力资源部或人事行政等部门。费洛迪先生大力推荐使用“招聘平均成功率”这个概念。我认为这是《合伙人》这本书的一大亮点。
彼得·德鲁克先生在1985年发表的经典文章《如何做人事决策》中介绍了“招聘平均成功率”这个概念。他说:高管们会做出糟糕的晋升抉择和任命决策,据说他们的平均成功率不超过33·3%。充其量,这些决定中1/3是正确的,1/3效率很低,剩余1/3彻底失败。”具体方法是:在招聘时,每位面试官必须作出“聘用”或“不聘用”选择。6个月后,管理者会评估新雇员的绩效:低于、符合还是超出预期。这样,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每个面试官的成功率。例如一位高管之前通过了10位新雇员,6个月后,其中8人的表现符合或超出预期,那么他的成功率就是80%,他可以继续参与招聘。
使用“招聘平均成功率”这样简单的考核指标至少有四大好处。一、可以分清楚好坏面试官,特别可以避免任用那些随意聘用或淘汰求职者的“带机关枪的猴子”。二、克服惰性,促使我们尽早复查自己的人事决策,以免糟糕的人事决策变得更加糟糕。三、面试官知道最终要为自己的裁定负责,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面试将会从两个“说谎者”之间的闲谈变为真正的对话。四、特别会促使管理者和新雇员保持紧密联系,甚至训练和指导新雇员。
当然要提高“招聘平均成功率”,我们还必须遵循三个基本方法。一、要从优秀的而非普通的人才储备库中挑选。就象采矿企业在勘测阶段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这样才可能挖掘和提炼矿物含量高的矿石。我们应该从明星数量高于10%的群体中招聘。二、试着通过工作样本和实际任务来测试,而非仅仅通过面试和背景调查。当然复杂的高端职位要做的评估还要更多。三、我们还可以让第三者来帮助我们评估求职者。这就象在采矿中使用连续过滤器用来获取高纯度的黄金,确保能招聘到优秀的人才。
“三千越甲可吞吴”,招聘平均成功率是一个功能强大而且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始终按原则招聘。如果我们学习如何在自己身边聚集优秀人才,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