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的CFO为什么难做?
导读
子公司CFO的工作难度甚至比总部CFO的工作难度还要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子公司的CFO兼具双重身份。第一重身份,他由总部外派到子公司,代表总部履行监督职能。第二重身份,他要站在子公司的立场帮子公司CEO去完成经营目标,这是他的服务职能。当这两种职能发生冲突时,子公司CFO就会要陷入困境之中。
1、子公司CFO肩负两项职责
子公司的CFO和一般公司的CFO工作内容大体相同。但子公司的CFO有其特殊性,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子公司CFO的人事关系层面。与一般公司的CFO不同,子公司的CFO往往由总部招聘,然后委派到子公司工作。这样一来,子公司的CFO就肩负了两项职责:一、他要代表总部对子公司履行监督职能;二,他本身在子公司工作,自然要配合子公司的CEO,又有服务职能在里面。
2、子公司CFO双向汇报
从工作的汇报关系看,我们可以把总部CEO、总部CFO、子公司CEO、子公司CFO划出两条管理线。第一条管理线是主线:子公司CFO向子公司CEO汇报,子公司CEO向总部CEO汇报。第二条管理线是辅线:子公司CFO向总部的CFO汇报,总部CFO向总部CEO汇报。在这个管理结构中,总部的CEO居于塔尖,总部CFO、子公司CEO都只需对其一人汇报。唯有子公司的CFO居于末端,他既需要对子公司的CEO汇报,也需要对总部的CFO进行汇报。

3、子公司CFO不好平衡利益
从管理原则看,一个人最好只有一个上级,这样汇报关系和管理线条最通畅。子公司CFO在这样的架构中有两个上级。双重汇报关系导致子公司CFO角色定位尴尬。这种尴尬主要是由于子公司CFO的人事关系和利益关系决定的。
前面说了,子公司CFO的人事关系往往留在总部,但是他的利益关系往往是在子公司。譬如,他拿多少年薪,拿多少年终奖,多数情况下要与子公司的规模以及子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这样一来,他到底代表谁工作,要听谁的,怎样平衡个人的利益,有时会变得纠结与拧巴。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把利益关系都处理好,并不轻松。
4、如何应对子公司CEO的非理性要求
子公司CEO理论应该按照总部要求行事,实际情况是个人的利益不见得和集团整体的利益总能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子公司CEO有他个人的利益诉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难以避免会出现。此时,他需要子公司CFO配合他。子公司CFO该怎么办?
子公司CFO如果无原则地配合子公司CEO,这等于在隐瞒总部做不道德的跟风。现实在于,如果子公司的CFO不听从子公司CEO的话,而是摆出总部相关规定对抗之,他往往会干不长。因为子公司CEO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他很容易向总部数说自己的CFO工作不配合,或者说他工作能力不行,或者说他不能融入公司文化。无论哪个理由,子公司CFO都会因为子公司CEO的不满意而被撤换掉。
子公司CFO一味迁就子公司CEO也并非就是好选择。子公司CFO在处理冲突性事件时总需要有一个度。如果子公司CEO很过分,作为CFO他不能一味听从CEO的要求。过了,对总部不好交代,说不定还会有自己的责任。
度怎么把握,就此做个总结吧。只要子公司CEO所作所为不违法,在不能劝服的情况下,子公司CFO都要尽量配合。如果子公司CEO到了违法边缘,子公司CFO就要留心了,不可盲从。很多情形下,子公司CFO需要足够的情商、智商做好平衡、打好太极。从这点来看,对子公司CFO的要求甚至比对总部CFO的要求还要高。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