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审计部绩效考核常见误区

紫阳 / 2016-04-14
文字 正常
  • 标签:
  • 内部审计
  • 绩效考核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抓人”指标、将员工罚款与审计/监察部绩效挂钩、无绩效考核、盲目排斥各种成熟的绩效考核方式等11大误区

    作者按

    1、本文可能会得罪一些审计/监察的朋友,请大人大量!

    2、本文不谈是绩效考核毁了索尼,还是绩效考核成就了三星;也不谈去KPI化,还是OKR管理,旨在抛砖引玉,提出问题。

    3、以下绩效误区中提及的考核方式不适合大多数公司或全部公司

    误区1:“抓人”指标

    (一)具体体现

    组织或审计部自行设定“抓人指标”,要求每年必须送多少人进去;某公司甚至直接将审计/监察工作“销售化”,摊派任务,被审计对象如果只是被开除的话将无任何奖金!

    (二)不足

    1、审计/监察部眼里只有“抓人”这一件事,忽略了许多其它能体现审计/监察部价值的事情

    2、部分审计/监察部人员可能会有不好心态,希望防范工作做得不好,也不愿意在防范方面提出过多建议,从而暴露更多舞弊问题,以便其更好完成指标

    3、若审计/监察部人员的舞弊调查能力偏弱,可能导致其完不成指标,从而“掉进坑里”

    4、这类考核指标若公开化了,对内部员工的情感伤害较大,极大影响员工满意度和团队团结性

    (三)形成原因

    上层或审计/监察部自身过于激进,且片面看审计/监察部的价值体现

    (四)对策

    1、不自行设定

    2、努力体现你在其他地方的价值,管理好你的上级/老板的预期,避免被如此设定(跟上级/老板讲不足,特别是强调对团队稳定、士气和业务有影响)

    ps:公安部都严格禁止公安分局给派出所下达抓人指标,交管部门给交警下达罚款指标,我们何苦呢?紫阳认为大多数人是不擅长舞弊调查,本指标不适合大多数人!

    误区2:将员工罚款与审计/监察部绩效挂钩

    (一)具体体现

    如果审计/监察部发现问题,当事员工被组织处罚,审计/监察部可从罚款中提取x%作为绩效提成

    (二)不足

    被审计对象会认为审计/监察部是直接从其裤兜里捞钱,这将严重加剧被审计对象与审计/监察部的对立情绪,此情绪有可能延伸至众多部门和员工

    (三)形成原因

    对审计/监察部的认识不够深刻

    (四)对策

    1.不要和你们的工资奖金等挂钩,你们不差这些钱

    2.不要用罚款,而是绩效

    3.怎么扣绩效,由公司或人力名义出制度(审计/监察部可以提建议)

    4.写报告的时候审计/监察部根据该制度建议怎么处罚

    5.通报或通知处罚的时候由公司或人力来做

    6.审计/监察部只是正常的开展整改审计

    误区3:由同级部门或者HR部门对审计/监察部进行绩效考核

    (一)具体体现

    如此考核,导致审计/监察部的绩效考核常年“低分王”

    (二)不足

    利益冲突,比较难公平公正

    (三)形成原因

    1、审计/监察部缺乏话语权,导致考核权落入他人手中

    2、高层意识错误

    (四)对策

    通过你的实力,创造和体现你的价值,然后跟高层讲其中的利益冲突,请求对你的考核必须特殊化,说服之。没体现价值,光靠一张嘴去说服,难!

    误区4:无绩效考核

    (一)具体体现

    组织不对审计/监察部设定指标,每月固定工资且每年固定xx个月工资

    (二)不足

    缺乏激励和惩罚,大锅饭,其乐融融......

    (三)形成原因

    组织整体特别是职能部门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或者组织不希望审计/监察部有指标以避免过于激进

    (四)对策

    工资给力,那还是暂时接受吧;哪天你希望工资更给力了,选择主动变革吧

    误区5:盲目排斥各种成熟的绩效考核方式

    (一)具体体现

    认为BSC、KPI、360度等考核方式都不好,都不适合审计/监察部

    (二)不足

    无法取长补短

    (三)形成原因

    不详

    (四)对策

    取长补短

    误区6:引入成熟的绩效考核方式但却错误设计指标

    (一)具体体现

    错误设计了绩效考核指标,比如BSC平衡积分卡,客户指标方面设计了“被审计对象满意度”、“审计/监察部被投诉率/次数”之类的指标。

    (二)不足

    误导,挖坑。若审计/监察部不尽职尽责,每次发现都未指出被审计对象的任何不足,那么,这样的话审计/监察部该类指标的得分应该很高吧,这合理吗?

    (三)形成原因

    对审计/监察部认识不够深刻,紫阳在《审计/监察部如何自我营销(一)》文中提及“不管审计/监察部的汇报机制如何设计,最终的客户都是组织—全体股东—大股东—董事会—高级管理层”

    (四)对策

    此类指标在一些审计/监察相关的公众号或论坛得到推荐,甚少质疑,故建议:

    1、勤思考,自判断

    2、关于“被审对象满意度”,审计/监察工作可能断人财路、间接导致他人入狱、被开除、部门被解散等,就算对方超级不满意,我们也要做。我们不能因为审计/监察由监督导向转为服务导向就把此直接列为考核指标

    3、关于”审计/监察部被投诉率/次数“,不建议用此指标,如果非要,指标设为“有效投诉”,毕竟想打击报复审计/监察的多了去了

    误区7:设计的指标让审计/监察部直接成为经营业务执行人

    (一)具体体现

    如,收回应收账款,奖励xx(销售、财务、回款、信用等部门才是比较相关的部门,审计/监察更多是咨询角色、监督和评价角色)

    (二)不足

    1、审计/监察部直接成为经营业务执行人

    2、审计/监察部会被误认为是万金油,无所不能......

    (三)形成原因

    对审计/监察部的认识不够深刻

    (四)对策

    1、你自身要意识到真正的审计/监察职责是啥,不忘初心

    2、若薪资福利给力,此考核又不难,那就别跟钱过不去了

    误区8:将审计/监察覆盖率定为考核指标

    (一)具体体现

    所有分支机构、九大循环、18项指引全覆盖,然后就如何如何......

    请问:

    (1)风险导向,有必要全部覆盖么;

    (2)你有那么多审计/监察资源全覆盖么?

    (二)不足

    这种覆盖率与价值体现的相关性不够充分,盲目铺覆盖率容易浪费审计/监察资源

    (三)形成原因

    过于强调量化+错误设计

    (四)对策

    此类指标在一些审计/监察相关的公众号或论坛得到推荐,甚少质疑,故建议:

    避免使用此类指标

    误区9:将审计/监察建议采纳数量/采纳率定为指标

    (一)具体体现

    (二)不足

    请问怎么解决以下问题:

    (1)某审计报告写着:“1、应加强招待费的内控;2、应提升报销的及时性。”(这种废话,好像不采纳还不行......)

    (2)某审计报告写着:”招待费内部控制方案(详见附件一,里面有五大点,各有四小点)。”(这算1个建议还是20个建议?)

    (3)某个场景:Xx审计总监:“这条建议虽然很好但是别写了,不会被采纳的,写上去还影响我们的考核指标......”(会不会因此扼杀了某些好的建议呢?)

    (4)某个场景:x总:“小张,你这个xx内部控制的方案很好,只是现阶段暂时执行不了,可能还得等一两年”(这算采纳还是未采纳?)

    (5)某个场景:x总:“小张,你这个xx内部控制的方案很好,只是现阶段暂时执行不了,不过里面的有个建议很好,可以解决我们业务上一个极大的难题啊”(按照1个建议来算,能体现这个建议的价值吗?)

    (6)某个场景:x总:小张,你建议出差要有申请,那就行吧,以后就这么办(这种建议价值多大?部分时候甚至是误导公司)

    (三)形成原因

    过于强调量化+错误设计

    (四)对策

    此类指标在一些审计/监察相关的公众号或论坛得到推荐,甚少质疑,故建议:

    避免使用此类指标

    误区10:将审计/监察整改完成率定为指标

    (一)具体体现

    (二)不足

    请问如何解决以下问题:

    1、组织意识到问题,但一时半会改不了,甚至需要两三年乃至更多时间来完成(这算整改完成还是未完成?)

    2、被审对象不愿或无法及时整改,即便是审计/监察上级也对此无能为力(因此导致你当期的考核指标得分极低,你服不服?)

    (三)形成原因

    过于强调量化+错误设计

    (四)对策

    此类指标在一些审计/监察相关的公众号或论坛得到推荐,甚少质疑,故建议:

    避免使用此类指标

    误区11:指标简单地让人"醉了"

    (一)具体体现

    1、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文字形式表述不清楚的,处罚......

    2、审计/监察报告中出现一次错别字,处罚...... 

    (二)不足

    未能对审计/监察的核心价值进行考核

    (三)形成原因

    过于强调量化+避重就轻

    (四)对策

    避免使用此类指标

    作者
    • 紫阳 广东某集团审计负责人;CIA、CISA、中级审计师。
      微信公众号:财经大杂烩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