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而论道 非常起发
记者:张老师,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诚信园地》的访问。
张连起:我也很高兴接受学院的访问,因为我很早就与学院结缘。1995年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倡导创建三所国家会计学院时提出,培养注册会计师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基,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总理的高瞻远瞩让当时的我深感震撼。学院建成后不久,作为审计准则的制定者之一,我受邀来院讲授相关课程。2001年学院新址落成朱总理来学院视察时,作为行业内专家我也有幸来院亲耳聆听了总理的教诲,印象非常深刻。
记者:作为政协委员,今年您提交了《关于传承诚信文化设立“会计节”的提案》,呼吁设立“会计节”,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会计界落地生根,传承传统诚信文化,培育行业自尊自信。诚信是会计文化的核心价值,那您是如何看待会计行业诚信建设的?
张连起:当年朱镕基总理为学院题写校训“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里说的“诚信”和“不做假账”不仅指不伪造账目,还包含不产生误导性陈述、不似是而非、不无中生有之意,也就是会计信息要能够明确公允地反映经济活动,不能扭曲、遗漏。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特别是注册会计师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会计行业诚信建设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受政治、经济、文化、行业生态等因素影响很大。这些年行业诚信建设进步很大,为谋小利而失信的审计失败案件越来越少了。这一方面与我们的准则和制度建设越来越完善有关。起初我们没有准则,后来照搬国外的准则,然后结合自身特点修订准则,到如今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以及创造准则。行业监管和制度的完善让行业组织和执业者不敢失信。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做大做强走出去,行业组织和执业者眼界更加开阔,也越来越认识到市场经济文明与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市场经济的啄木鸟”、“公众利益的守夜人”,他们不想也不屑于冒着失信的风险牟利。
记者:作为著名会计行业专家,您被誉为“注册会计师诗人”,也是人文会计的首倡者和践行者。您在新著《起而论道》中写道:“专业知识只能让你有个饭碗,而人文素养却能让你变成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写得非常好,那您觉得如何才能提升整个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呢?
张连起:首先要多读书,多读经典。2008年原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训班上发表了题为《研经品典启智取道》的讲话,他的观点我非常推崇。无论是引领会计行业战略大发展的领军人才,还是具体从事企业管理的财务人员,都应当是具有才智的人,而智生于“多闻”,要做到“多闻”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靠多读书、常读书、读好书、用好书,通过读书,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启智取道。其次是要跳出会计看会计,会计不光是一门职业技术,更是一种思考方法。只有跳出会计,从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中汲取养分,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记者:您一直非常关心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和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在您这些年的著述和提案中均有涉及。您觉得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和队伍面临哪些问题?对学院推动行业育人方面又有什么建议?
张连起:这些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和队伍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人的问题。整个行业对人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与行业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特别是要加大对人的教育培训,这种培训不仅是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更重要的是注入一种内生的动力。如果仅仅止于“术”,而忽略了“道”,久而久之就会内心干涸,动力枯竭。因为会计本身是内向的、理性的,就更需要通过人文领域的学习和思考,激发出外向的、激情的一面。同时,通过聆听大师和同行交流,还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树立坐标,找准定位。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在注册会计师培训领域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认为未来在课程设置上应进一步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加大对注册会计师人文素养的培育,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时,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希望能制定推出更多中长期的、系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
记者:2008年,财政部第一期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主任)班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举行。作为第一批全国注册会计师会计领军人才,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如今,各地方、各部门的行业领军人才培训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学院近年来也在相关领域大力开展培训。您对今后的行业领军人才培训有什么期望和建议?
张连起:在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领军人才培训前,考虑到自己的年龄,我也曾经犹豫过,但参加培训后觉得很有必要、收获很大。一方面聆听了很多经典课程,增强了联系地、动态地、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并将主动学习和思考内化为自觉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和接触授课的大师们和优秀的同学们,我更加明晰自己应该和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以他们为坐标对自己人生的资产负债表做了全面评估,更加明确了发展的路线图。
对今后的行业领军人才培养,我认为首先要建立反哺机制,鼓励毕业的领军人才回到课堂现身说法,让他们的亲身经历成为最好的教学案例;其次学院目前开展的领军人才培养涉及多地区、多行业、多层次,可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促进跨地区和跨行业的领军人才交流,凝聚催生能量,促进裂变提升;再次,领军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管理能力和理念的提升,要充分运用实践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学院可以建议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安排学员扎根基层挂职锻炼。
(本文为张连起接受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刊《诚信园地》访谈的刊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