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申报表留抵税额栏次都没有数,你退个啥税?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最近留抵退税新政算是在税务圈炸开了锅,公众后台各种问题都出了。有个读者的这个问题算是比较普遍,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呢?

最近留抵退税新政算是在税务圈炸开了锅,公众后台各种问题都出了。
有个读者的这个问题算是比较普遍,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呢?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也就是说,这个公司他们平时是做了进项税管理的,现在很多小公司都要做这种税负管理,怎么管理呢?
我进项税发票来了我先不勾选,我根据我这个月的销售情况去勾选,为的就是保持一个税负率,平衡一下自己公司的税负情况。
那当月进项税发票多了怎么办呢?虽然不勾选,但是我也的先入账啊,毕竟权责发生制。
所以分录就是这样的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
实际企业要抵扣的时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
注:这里待抵扣进项税科目用的不恰当,待抵扣进项税是指的


这里实际上用待认证进项税科目更优,但是这个都不重要,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不管用待抵扣,还是待认证,实质上你这个进项税都么有申请抵扣的。
也就是,发票的进项税不会计入增值税申报表的。
也就是说,你这个科目的余额再大,实际上你都没有留抵税额。
要看你是否有留底税额,就是看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主表的20栏有么有数据。

只有有数据,你才可能存在留抵退税。
而你么有勾选进项税发票,数据更不不会计入申报表,仅仅是体现在你待认证进项税科目里面而已。
你要退税,首先要先把进项税勾选了,在抵扣销售后,剩下么有抵扣完的数据让20栏有数据了,再结合退税的其他条件判断是否能退税。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