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定理与内审感悟(三)
27、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此定理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提出。
内审感悟:听比说重要,只有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的说话,才能更好做出判断,更精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与观点。对审计人员沟通、访谈特别有效。
28、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此定理由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费斯诺提出。
内审感悟: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特别是审计工作,要以数字、以事实说话,不单单说就能解决问题的。
29、避雷针效应: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内审感悟:善疏则通,能导必安。对于审计中的冲突管理,人际关系,解释(解决)问题有用。
30、氨基酸组合效应: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内审感悟: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对于内审人员的关系协调有作用,对专业人员管理适用。
31、磨合效应: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
内审感悟:和谐在磨合中产生。在内审中对于新人新工作,要有一个适应协调学习的过程。
32、波特定理: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内审感悟: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英国行为学家波特提出,对于审计人员的管理与业务指导方式适用。
33、吉尔伯特法则: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作。
内审感悟:真正危险的事,是没人跟你谈危险。对审计进行风险分析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没有人谈风险,看不到风险,没有人管理风险。
34、权威暗示效应:一化学家称,他将测验一瓶臭气的传播速度,他打开瓶盖15秒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气,而后排的人则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已闻到,其实瓶中什么也没有。
内审感悟: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审计人员必须有健康的怀疑态度,不轻信不盲从。
35、定位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试验:在召集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位子,之后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如此五至六次,发现大多数人都选择他们第一次坐过的位子。
内审感悟:凡是自己认定的,人们大都不想轻易改变它。审计人员要注意有健康的怀疑态度,通过一定的程序测试与核查,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只能改变我的观点。
36、艾奇布恩定理:如果你遇见员工而不认得,或忘了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点。
内审感悟:摊子一旦铺得过大,你就很难把它照顾周全。从审计的角度,一次只能做好一项工作,不能全盘一起审计,否则,也难于照顾全面。
37、列文定理: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作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列文。
内审感悟:如果没有能力去筹划,就只有时间去后悔了。内审要有详细的计划,包括长期计划与年度计划。
38、美即好效应: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
内审感悟: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审计人员不可被对方的外表、暂时的语言所迷惑,事情本质才是查找的事实。
思考让人精密、思考决定自身高度,愿思考伴你一生。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