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定理与内审感悟(二)
14、塔马拉效应:塔马拉是捷克雷达专家弗.佩赫发明的一种雷达,它与其他雷达的最大不同是不发射信号而只接收信号,故不会被敌方反雷达装置发现。
内审感悟: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无以藏。内审人员要成为企业的“塔马拉”,从不同的角度收集公司的各种信息,以协助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
15、吉德林法则: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提出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吉德林。
内审感悟:杂乱无章的思维,不可能产生有条有理的行动。内部审计方案就是规划工作程序与思维的好工具,实务中一定要撰写完善。
16、波克定理: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提出者:美国庄臣公司总经理詹姆士波克。
内审感悟:无磨擦便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审计工作中不可能全部意见相同,争论与论证是不可缺或少的一项工作,理不辩不明,通过争辩能明事理。
17、韦奇定理: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提出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
内审感悟:①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②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有依有据是审计结论的基石,坚持自己的正确的观点,工作中不可人云亦云,更要防止“三人成虎”。
18、弗洛斯特法则: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提出者:美国思想家弗洛斯特。
内审感悟:开始就明确了界限,最终就不会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来。审计范围与审计内容要明确,不可随机乱查。
19、巴菲特定律: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提出者:美国“股神”巴菲特。
内审感悟: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望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特色不特,优势无优。审计人就是要与常人有不同的目标、方法、视角,或者说是反思维,才容易查出问题。
20、皮尔卡丹定理:用人上一加一不等于二,搞不好等于零。
内审感悟:组合失当,常失整体优势,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审计人员的安排应新老结合,强弱相配,才能平衡配置。
21、马蝇效应: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内审感悟:有正确的刺激,才会有正确的反应。审计人员也要有适时适当合理的激励,才能站员工保持高度进取心态。
22、王安论断: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作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提出者: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
内审感悟:寡断能使好事由好变坏,果断可将危机转危为安。内审人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对不发的人或事应该断为断,否则,最容易反受其乱。
23、吉格勒定理: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提出者: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
内审感悟: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学习是审计人员的保持先进性的标志,内审人员要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24、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内审感悟: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也要与其他人员保持恰当的距离,不可交涉过深,也不能冷漠无情。
25、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内审感悟: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古人言,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所以,审计领导要提高管理能力,内审人员要注意“择木而栖”了。
26、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内审感悟: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眼光与心态要平淡,做人与处理要平和。内审人员要“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保持自己的清廉,是所有工作的先决条件。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